ElieKedourie《Nationalis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文/老C前文中讲了一下国家主义在世界和在中国的历史。《为国家主义(Nationalism)说几句话(1/2)》这篇续文聊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需要适度的、防御性的国家(民族)主义。1、100年前,中国

文/老C

前文中讲了一下国家主义在世界和在中国的历史。

《为国家主义(Nationalism)说几句话 (1/2)》

这篇续文聊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需要适度的、防御性的国家(民族)主义。

1、

100年前,中国面对的是亚洲的霸主日本。今天,中国面对的是世界的霸主美国。

100年前,日本确保称霸亚洲,伺机争霸世界的国家战略,和中国追求领土完整的国家战略之间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中国的妥协,最好的结果就是争取时间。百年前,中国靠妥协让步,无法解决中日之间的问题。

今天,美国确保全球霸权,打压可能竞争对手的国家战略,和中国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之间的冲突,同样是无法调和的。中国的妥协,同样只是争取时间,无法靠妥协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

同样,今天的中美关系,靠中国政府单方面的努力,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

美国的国家战略很清晰的,就是维持美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维持对全球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独一无二的支配权力,并消除任何国家对美国霸权的潜在威胁。

美国的这种独一无二,舍我其谁的优越感,让美国无法容忍出现一个平起平坐的对手。美国认为,自己的道路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道路,更无法容忍出现一个与其有竞争关系的意识形态。

《双面美利坚》

2017年。特朗普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是这么写的:

”美国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科技优势无可匹敌。但是为了维持这些优势,增强自身实力,释放美国民众的才智,美国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护四大关键国家利益。“

美国认为,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上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同时也要继续维持这种优势。

在报告中,中国和俄罗斯被视为挑战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与美国竞争的挑战者。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制定了Joint Vision 2020战略,其中对美国2020年的军事力量的目标是全方位支配。(Full-spectrum dominance)。

这个目标包括在所有战场的压倒性优势,包括陆地、空中、海上、水下、太空、心理舆论战、生物武器、以及网络战领域的压倒性优势。

2017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提到:在军事领域,美国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绝对优势,要确保美国军队能够击败对手,需要美军的武器系统的杀伤力与对手相比保持绝对优势。





而中国的战略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富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和美国的国家战略有着根本性的冲突。

美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霸权的基础是经济霸权,是美国排名第一的GDP。目前美国的GDP还比中国高50%。

然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达到15000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就会超过美国。美国的经济霸权就无法维系。对于中国来说,15000美元的人均GDP,是一定要达到的目标。

特朗普说过多次,他相信中国希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但他强调,“只要有我在,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

奥巴马也从环保的角度说,如果中国人期望过美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对地球的环境会是一个灾难。

美国精英的共识是现在必须摁住中国,现在还摁不住就永远摁不住了。

美国的目标是维持经济霸权,消除潜在威胁和竞争对手。这意味着中国的GDP总量不能超过美国的一半,人均GDP得从现在的1万美元再降低个30%。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肯定无法接受GDP总量不能超过美国的结果。

3、

2015年,美国在中国周边,有400个军事基地(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境内就有接近200个美军基地)。

中国进口原油和原材料的生命线,被美国在亚洲的基地链所包围。Bruce Gagnon说:“美国的基地就像一支上了子弹的枪,顶在中国的脑门上。美国告诉中国,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砰的一声,把你的生命线给崩掉。”

美国海外800个军事基地,控制着整个世界。英国通过统治殖民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美国也是日不落帝国,通过800个军事基地,控制着全球。日本、韩国,甚至包括德国这样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只能算是半独立的国家。

在政治上,美国的优势也很明显,世界GDP前10位的国家,有六个是美国的小弟,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剩下中国、巴西、印度。中国和巴西和印度之间关系也不咋地。(关于美国和所谓的盟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后面会专门写一篇)

地理上,美国可以通过遍布亚洲的基地群,每年数百次在中国领海领空边缘抵近侦察,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击中国本土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而中国,只有洲际导弹一种武器,能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

中国陆军可能不比美国弱。但海空军,特别是海军差距明显。然而,无论是台湾还是南海,都是需要海军唱主角。

全球舆论话语权和文化霸权上,美国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几个领域,中国在经济上与美国的差距,实际上是最小的。GDP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而国家的工业生产力,实际超过了美国。(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远高于美国)。

经济领域是中美之间,差距最小的。但是,美国从世界GDP第一大国,到世界名副其实的第一强国,走了差不多50年的时间。如果我国有一天能全方位超越美国,时间可能也需要几十年。

中国现在,比百年前强大很多,但面临的处境,和1920年的中国,很类似。1920年,中国面对的是亚洲的霸主日本。2020年,中国面对的是全球的霸主,美国。

敌强我弱,但没有出路,必须抵抗必须斗争。这是痛苦但必须承认的事实。

承认敌强我弱,并不是什么跪族。斗争,也要在对我们最有利的战场,经济领域与美国斗争。

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有长期持久战必胜的信心。战术上重视敌人,充分认识到敌人的强大。

4、

为什么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摆脱不了自由主义者倾向的我,现在不反对国家主义。

是因为中国现在需要国家主义。正如,1920年的中国,1936年的中国,1939年的中国,都需要国家主义一样。

对弱国,国家主义是他们抵抗霸权最有力的武器。

生意场上,大家都号称友商。但真的是朋友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才是商场常态。

大国之间博弈的舞台,更是这样。美国两党在摁住中国这一点上,是有高度共识的。特朗普上台,只是撕掉了假惺惺虚伪的面纱,民主党会虚伪一点,面子上好看一点,但实质上都是要摁住中国。

国家主义让中国在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日本时,艰难的挺过了八年抗战。

国家主义在防御时,在保家卫国时,是一件好武器。

当然,在国家扩张进攻时,国家主义就不再是好东西了。

中国现在并不是扩张,也不是进攻,中国是要艰难的扛住美国的遏制,冲出美国的堵截。

这个过程会十分痛苦,可能持续20-30年。但最终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最终将会胜利。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我们要打垮美国,而是坚持到底就可以了。美国维持全球霸权是一件很花钱很费劲的事情。美国内部也有很多问题。

美国国力的消耗最终会让美国没有能力维持全球霸权。

等到美国因为国力消耗,放弃维持对全球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独一无二的支配权力。那时,我们就胜利了。

中国既不希望获得全球霸权,也不希望获得亚洲霸权。中国只是想打破美国目前在亚洲的压倒性的支配地位,取得自己的安全空间。

中国也不愿意当美国的敌人。但对现在的美国,只有敌人或小弟两种国与国的关系。中美之争,中国的目的就是,让美国知道,敌人和小弟之外,还有一种关系叫平等的伙伴,还有一种国家之间相处的办法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会过于狂热。会重蹈日本在1930年的覆辙,妄自尊大,低估对手,去挑战美国。

这次Covid-19疫情,也让不少人有了更大的自信。但我并不担心民族主义情绪会过于狂热。

中国现在的局势,有人真的狂热到主张扩张进攻吗?

而真正官方背景的军事专家,在台湾问题上都非常谨慎,即使是一贯鹰派,撰写《超限战》的乔良,也表达了台湾问题不可轻率言战的观点。

真正喊打喊杀,叫嚣要用战争解决中美问题的人,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智库,而不是中国。

19年初,我当时还是满担心速胜论的,当时我是这么写的:

“速胜论者的观点看起来很提气,说什么美国贸易战损失远大于中国。一打贸易战美国就快不行了,经济崩溃股市崩盘。美国股市跌了两个点就兴高采烈。

又说什么欧洲日本对美国都很不满,全世界要联合起来对抗川普。欧洲政客发表一点批评美国的言论就如获至宝,对欧洲多出几倍的批评中国的言论视若不见。

ElieKedourie《Nationalism》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速胜言论的危害有时候比失败言论还大。相信速胜论的人,一旦在斗争的初期遭遇到了打击和挫折,就很容易从速胜论一下转变为失败论者。

中美斗争是力量的竞赛。目前美国的力量强于中国,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中国损失大于美国。中国对美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可替代产品,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很多都是不可替代的。当年的中日战争,中国的损失大于日本,现在的贸易战,中国的损失确实比美国大。” 但我们的韧性也远比美国强。

现在,我不是特别担心。我们看看真正官方的言论: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从这些话中能看到,我们国家的决策者,非常冷静,充分估计到未来面对的困难。包括这次的疫情的,看似比较保守的经济政策,也是从长远考虑,充分估计未来的困难而采取的。

6、

美国在军事上的优势,比经济上大很多。中国和美国斗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领域,对中国是绝对有利的,也符合世界各国希望和平的舆论环境。

适度的防御性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对中国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斗争中,会有很好的正面效果。

中美之争是持久战,在开始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中,中国一定是守势,是防御的。国家主义情绪对我们打好防御战是有好处的。

中美之争,最重要的是内部的团结。这个团结,应要像抗战的统一战线一样,团结绝大多数人。一切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利益之前的人,都是可以团结甚至可以信任的对象。这些人中,有的支持政府,有的牢骚满腹。但都无所谓,只要把中国利益放在美国之前的都是团结的对象。

我们要有宽松开放的心态,而且是越困难越应该自信。中国人民的天性是越困难越团结。

国家主义思潮,在抗战时把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在现在,国家主义思潮,也有助于中国内部的团结。



美国希望遏制中国,但也不希望中国变成一个像伊朗这样美国公开彻底的敌人。把一个超级核大国逼成撕破脸的敌人的代价太大。美国会打压、挑衅、遏制中国,但主动军事上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国也不希望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希望维护和美国斗而不破的关系。可以斗争,但不能彻底撕破脸,一定不能变成热战。

中国要保持一个防御者的地位。在这二十年中,美国应该会各种挑衅中国。包括贸易战、技术封锁、南海登岛、鼓动甚至承认台湾独立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们,还是不要轻率言战。

台湾没有不会游泳,游不到美国去,随时可以武力解决,主动权在我。我们不是不能梧桐,但不能寄希望美国不干涉梧桐。梧桐的前提是,我们有把握在美国干涉的情况下打赢。如果没把握打赢,可以先困台穷台封锁,等等也没啥。

如果我们应该从二战前的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中学到什么,就是要避免日本的错误,学到耐心和韧性。

可以看看我的旧文:

《七十八年前,日本和美国是怎么走向战争的》

美国在二战前是怎么对付日本的:1. 用禁运把日本逼上谈判桌;2. 谈判中,给对方成功的希望,但最后关头加码条件,逼日本自己放弃谈判;3. 利用日本的威胁和首先动手,团结全国,说服国内犹豫不决的孤立主义者参战。

七十五年前,我们靠持久战,熬过了抗日战争。今天,中美斗争,也要有耐心有韧性打持久战。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赌国运其实是下下之策,大国首先应该求稳。

适度的,防御性的国家主义在中美的长期斗争中,能凝聚人心,会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同时也要防止国家主义从“防御性”转变成为“进攻性”的,不能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

上一篇 2022年12月18 15: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14 23:31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