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贺直哉《和解》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岩崎昶在《日本电影史》中指出:小津安二郎“那整洁而格调正派的作品风格,使得任何人都会联想起他生平最崇拜的作家志贺直哉”。但就岩崎昶对小津电影风格的概括,《东京暮色》在小津所有作品中显得有些异色,为此往

岩崎昶在《日本电影史》中指出:小津安二郎“那整洁而格调正派的作品风格,使得任何人都会联想起他生平最崇拜的作家志贺直哉”。但就岩崎昶对小津电影风格的概括,《东京暮色》在小津所有作品中显得有些异色,为此往往被电影评论家认为不是其代表作品,有些小津的爱好者对此片还有一定程度的排斥。然而,志贺直哉作品日文版,笔者却以为,《东京暮色》是小津勇于突破艺术桎梏的代表作。该作品拥有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使其成为电影史上的优秀之作。

电影《东京暮色》海报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创作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作者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1917)相继问世。从1921年开始,着手写他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

[日]志贺直哉《和解》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小津在创作时不重时尚、不随流俗,颇有日本传统匠人精神。他经常喜欢说:“我是卖豆腐的,跑到豆腐店来要吃煎牛排、炸大虾,这就使我为难了”。他把自己的电影艺术明确地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拒绝像百货公司那样有求必应。比起同时期的黑泽明及沟口健二,小津的电影像是一杯淡茶,使用平静的手法、拍摄平静的场景、讲述平静的故事。纵观他一生的作品,题材类似而重复,几乎讲述的都是家庭故事,以“家”作为舞台,描写一家人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愫、并不伤筋动骨的恩恩怨怨、无所谓是非的磕磕碰碰。《东京暮色》虽然同样也是述说家庭故事,但影片的主题与调性已大有不同。

菊池宽1888年12月26日生于香川县,卒于1948年3月6日 。主要小说作品有《无名作家的日记》、《珍珠夫人》、《新珠》等。他善于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文笔清新流畅。他191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英文科。读书期间潜心研究英国近代。

[日]志贺直哉《和解》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小津的电影以展现家庭关系为核心,在之前的《东京物语》中就初现苍凉,以暮色沉沉的画面、极少的台词、难见笑容的人物等完成了故事的讲述,充满了伤感和悲凉。四年之后的《东京暮色》中,他将电影的调性由苍凉推向了绝境。

细细探究,小津在《东京暮色》中的艺术表达也并非偶然,有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就前者而言,二战后,日本并没有因战败赔款而垮掉,逐渐从一个农耕国家转型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文化变革,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就后者来说,西方的思潮在二战后席卷整个世界,并在日本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小津电影凸显的是东方美学传统,但在《东京暮色》中也可看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志贺直哉(生于1883年2月20日,逝于1971年10月21日),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日本小说之神。1910年发表曾被《帝国文学》退稿的《到网走去》与新作《剃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

[日]志贺直哉《和解》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小津曾说:“我不认为电影只有一种形式。如果拍出的电影是好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已经创造出了它自己的语法。”尽管小津作品大都使用传统手法,但他却有洞察力避免作品变成空洞无物的东西。作为“电影之神”,小津始终充满人文关怀。同时,也正是基于对时代的回应,这部片长为两小时的《东京暮色》才成为一部力作,并在小津的所有作品中独具风采。(赵建中)

1917年的中篇小说《好人物夫妇》,表现了他心境的转移,从生气蓬勃与激越的性格转变为苍劲沉着的态度。志贺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 09:2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 15:23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