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福冈伸一《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2020年2月16日,封城中的武汉。于《基地》系列作中,俄裔美籍科幻大师艾西莫夫设想了一门全新学科: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心理史学”是什么?那是一种用以测度群体众人之心理倾向与集体

2020年2月16日,封城中的武汉。于《基地》系列作中,俄裔美籍科幻大师艾西莫夫设想了一门全新学科: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心理史学 ”是什么?那是一种用以测度群体众人之心理倾向与集体选择的统计学;它假设,如若群体人口够多,则我们将可预测未来。这乍听之下匪夷所思,然而不难理解──举例,你无法预测我会在双十一那天上网买什么,因为单一个人的选择变量太大,难以计算评估。然而,如果要预测中国双十一期间约有多少比例人口会购买裤子、手机、羽绒服等高频消费对象,则相对容易得多,误差也小得多。以此类推,当群体数量够大,当数据搜集够多,我们将可预测未来。听来是否似曾相识呢?对的,于《基地》系列成书之1950年代,我们叫它 “心理史学 ”;而在21世纪的今日,我们叫它──大数据。这一点不奇怪──想想网上相传来自支付宝后台的“逃离武汉落点图 ”吧。疫情听来挺科幻,但我们终将承认,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我们竟是如此真实地生存于科幻之中──那难不成正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一纸训诫书吗?而当我们领悟了这件事,我们也才真正知晓,此刻你之所以躲在家中读书,并不仅仅是因为“外面很危险 ”;而是,长期而言,当你拒绝重新思索人与外界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那么你才是真正地置自身于险境之中。于是有如下六本书,供疫情时期的我们。01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德・戴蒙

疫情之时,人如蝼蚁。等等。且慢,难道疫情没来时,人就不 “如蝼蚁 ”吗?讽刺的是,此一问题恰恰可用以做个文字游戏:第一种回答是,不,即使是疫情没来,人依旧贱命一如蝼蚁。第二种回答是,对,在没有疫情的承平时期,人 “不如蝼蚁 ”──因为人生于世,自始至终本就连蝼蚁也不如。这套文字游戏当然是玩笑话──对, “禽兽 ”与 “禽兽不如”的那个笑话;但另一方面,又确有实例。我不知大家会如何看待类似《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样的 “巨历史 ”,或说 “人类史 ”与 “文明史 ”之书?在这些书中,你同样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摧枯拉朽的,摆布玩弄人类的力量──这或许源自于地理因素、物质特性,亦可能源自于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疫情、人种基因库之差别),源自于某一关键技术;甚至源自于意识型态,或人类精神上的普遍弱点,或上述数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它令“下层结构决定上层结构 ”彻底破灭,然而却也绝非反过来鼓吹 “精神至上”──要之,静夜展卷,它更令人感觉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无助与无所依傍。于孤绝之境,触发人之醒觉,一如荒野之地的雪亮月光──那是否也正是疫情的 “功用 ”之一?02 《鸽子隧道》作者:约翰‧勒卡雷

英国间谍小说家勒卡雷当然是大师,你不会怀疑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说的话。会这么说当然不是没有原因;至少对我个人而言,这句话是种毫无保留的恭维,因为正是他的博学、精密、旁征博引、拒绝简化,遂令我们得以一窥一个隐遁于烟硝之外的,间谍的真实世界。是的,你以为间谍成天都在杀人或被杀吗?当然不是──干嘛杀人呢?杀人多麻烦,尸体难以收拾,要是在他国领土杀人,还得去“按捺 ”别人的治安机关和情报组织;稍一不慎,还可能引爆外交危机或战事。对,非不得已,间谍当然不杀人──他们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搜集情报、传递情报而已。然而这些 “情报的文书作业 ”却一点也不单纯。它需要人脉、耐心、组织天分,兼之以心细如发的推理。受不了勒卡雷此类巨细靡遗的读者有福了,你可以跳过他的小说,先从回忆录《鸽子隧道》看起。“鸽子隧道 ”──原本是蒙地卡罗赌场的娱乐设施。还是个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骗子兼赌徒,兼他的父亲(何其悲哀!)罗尼带去赌场,那里养了一群鸽子,配置了鸽子隧道。鸽子们依序由隧道飞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让赌累了想活动筋骨的绅士们举枪进行不定向飞靶射击,提供娱乐。鸽子很可怜是吗?是的,勒卡雷说,许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说档案,在计算机里都先叫做 “鸽子隧道 ”。为什么呢?我猜读者们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来潮,突然决定对人类进行不定向飞靶射击,你觉得人类像什么?03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作者:福冈伸一

哈佛大学学者、现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福冈伸一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一书中如是说。 沙滩上散落着石头和贝壳,哪一个是生物,哪一个又是非生物,想必一眼就能看出,但你可曾想过那一瞬间做出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人类能绘制出基因图谱,就。

病毒肆虐,我们本该躲在家中读书,以免一不小心就死掉了──等等,这正确吗?你确定躲在家里的你,真的 “活着”吗?无法外出上工、娱乐、消费,你确定自己不是 “虽生犹死 ”吗?日本科学家福冈伸一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问的就是这些──是啊,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如何、何时,成为生命的?──这些原本属于古老哲学之范畴,近乎老生常谈之大哉问,却在作者幽默而坚定的追索与辩证中(兼之以一系列的科学事实和生活日常),优美而举重若轻地被提示了。举例:那总被人们说得轻快无比,近乎口头禅的论点──生命的终极目的在于有效率地自我复制(熟悉这种说法吗?对,《自私的基因》、《盲眼钟表匠》诸如此类近乎将繁衍之谜破译、演算完毕的经典)──在脑海中,我们臆想着那些无止尽彼此缠绕的DNA双螺旋,想象着生命于其中不断增生。然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却以贝壳花纹为例,生动地描述了活着的贝类如何随其成长而自行将自己的花纹“倍数放大 ”。贝壳们是怎么办到的?我们必须承认,那才真是一种如假包换的 “生命力”对吧?换言之,福冈伸一说:生命并非单纯置身于热运动中,而是自其中产生复杂的秩序──此一核心概念贯串全书;而作为前提的物理学框架,则带着命运的隐喻。于是作者就此给了我们一本富含文学与哲学意涵的科普著作──此刻,大疫当前,名副其实地命悬一线之际,我们岂非正该好好想想,何谓 “活着 ”?生命与非生命间那 “一线 ”究竟为何?怎样的我才算是 “活着 ”?于巨观与微观之意义上,此刻的 “我 ”,如何背负那无所遁逃的物理学框架,继续自其中繁衍出一套秩序来?正如书中以沙滩上的沙堡为例──生命之本质从来与“组成 ”无关,而是一切元素都在流动式地、进进出出地交换与修复。这是否终究有种疗愈感呢?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安定心神,彷佛在讨论那个大写的“生命 ”时,同时也令自己的生命如此宽阔而 “动态 ”了起来。04 《与脆弱同行》作者: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这一切就是一个整个的一体生命?每个人每个“生物”都不过是这整体生命的一个碱基对,一个核苷酸?每个人的生死如同我们身体上细胞更新替换一样的正常?

是什么使人成为 “真人 ”?答案是,他的脆弱。更准确地说,他的喜好、偏爱、成见、习癖与脆弱;而喜好、偏爱、成见与习癖,恰恰就是脆弱之所在──所谓“软肋 ”,敌人狙击镜准星的目标。同理,什么使剧本中的角色成为 “真人”?当然,也是脆弱。本书作者让-克劳德·卡里埃尔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编剧──包括布纽尔多部作品,以及分别改编自钧特‧葛拉斯与米兰‧昆德拉小说的《锡鼓》与《布拉格之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均出自于他之手。这本《与脆弱同行》是他的“脆弱大辞典 ”,除了引用遍及《摩诃婆罗达》、《埃利奥特》、莎士比亚、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名家名作之外,尤其好看的是他发挥剧作专长,将每一概念展延为一出出戏剧场面,令读者于阅读中过瘾地入戏于各种“脆弱 ”。是的,疫情来袭,你感到脆弱吗?你感受到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了吗?你会害怕,或因此而歧视邻人吗?脆弱的病征何其繁多,《与脆弱同行》领我们重回一个最初的远方──脆弱正是在那里生根,如此顽固而盘根错节。许多时候我们苦于自己的弱点,但卡里耶尔却要说,洞察脆弱,而后“享受 ”这种脆弱,你才能算真正活过;而唯有如此,生命才能真正成为一段满载故事的旅程。05 《异乡人》作者:卡缪

[日]福冈伸一《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日]福冈伸一《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点 在看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 09:36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13:51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