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全三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摘要:冯友兰先生认为庄子混淆了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本质差异在于“我”之不同:前者是“无我”的境界,后者是“有大我”的境界。而庄子明确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的境界:“无我”

摘要:冯友兰先生认为庄子混淆了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本质差异在于“我”之不同:前者是“无我”的境界,后者是“有大我”的境界。而庄子明确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的境界:“无我”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真”境,处于“真”境中的人是“真人”;“有大我”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独”境,处于“独”境中的人为“畸人”。冯友兰先生之所以误判庄子,是因为两者对于最高境界的判断标准不同。庄子以“无待”来定义最高境界,所以其最高境界包含了“主客对待尚未生成”的自然境界和“超越主客对待”的天地境界。从工夫论的角度来讲,“真”境是庄子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而“独”则是庄子通过“忘”的修养工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庄子欲“反真”而终“见独”。

关键词:真;独;忘;工夫;境界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指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中间底分别,道家看得很清楚。但天地境界与自然境界中间底分别,他们往往看不清楚。”〖冯友兰《新原人》,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6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所谓“看不清楚”,指的是“道家的圣人的境界,是天地境界。但他们有时所赞美底,却只是自然境界”〖冯友兰《新原道》,载《三松堂全集》第5卷,第56页〗。冯友兰先生的观察无疑是敏锐的。以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为例,其所谓的“最高境界”,有些是冯先生所谓的自然境界,有些是天地境界。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庄子“看不清楚”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区别?通过分析《庄子》文本,本文认为,庄子能够明确区分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前者庄子称之为“真”境,后者庄子称之为“独”境。而庄子之所以将两者同时看作人之存在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庄子以“无待”(超越对待)定义最高境界。而以“真”为特点的自然境界和以“独”为特点的天地境界,都是“无待”的境界。

一、“我”之差异: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本质区别

要论证庄子能够分辨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本质区别。

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出自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论”。按照人之觉解程度的不同,冯先生将人的精神境界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指出,处在自然境界中的人,觉解程度是最低的,可以说是“无觉解”,其行为完全凭借习惯或者本性。处在功利境界中的人,觉解程度较低,其行为是“为利”的,即为了个人的私利。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觉解程度较高,其行为是“行义”的,即为了社会的公利。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觉解程度最高,达到了“殊胜解”,其行为是“事天”的,即作为宇宙的一分子而去做自己分内的事情。

按照上面的论述,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是人之境界的两端,而作为判断标准的“觉解程度”,前者是“无觉解”,后者是“殊胜解”,两者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不会造成混淆。但事实并非如此。冯友兰先生指出,从“解”的角度来说,“无觉解”与“殊胜解”都表现为“无解”。

关于“觉解”,冯先生说:“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新原人》,第471-472页)“解”是了解,是一种认识活动。从“解”的角度来看,“无觉解”肯定是“无解”的,此无需赘言。但是,作为最高程度的“殊胜解”同样也是“无解”的。因为“解”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然有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而“殊胜解”是对“宇宙”的认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宇宙”并不是物质的宇宙,而是指“大全”〖“大全”是“新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详见冯友兰《新理学》,载《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问题即出在这里:从逻辑上说,“大全”是不可被认识的。因为根据“大全”的定义,“大全”是无所不包的绝对的“一”。如果我们把“大全”作为认识对象去认识,那么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就不属于“大全”,这就出现了逻辑上的矛盾。所以,“大全”是不可思议的,“殊胜解”只能是“无解”。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目录: 庄子集释。

不过,从“觉解”的另一方面--“觉”的角度来看,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还是有区别的:自然境界是“无觉”的,而天地境界是“有觉”的。冯友兰先生指出:

同天的境界,虽是不可思议了解底,在其中底人,虽不可对于其境界有思议了解,然此种境界是思议了解之所得。所以在天地境界中底人,自觉其是在天地境界中,但在自然境界中底人,必不自觉其是在自然境界中。如其自觉,其境界即不是自然境界。(《新原人》,第572页)

因为“觉”是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并不关涉认识的问题,所以“殊胜解”虽然是“无解”的,但却是“有觉”的。而自然境界的“无觉解”则是既“无解”又“无觉”的。因此,两种境界的本质区别在于“觉”之有无。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无解”前提下两者的本质区别。之所以要加这个前提条件,是因为处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人,同样也是“有觉”的,只不过他们是“有解”且“有觉”的。为了说明“无解且无觉”的自然境界,“有解且有觉”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无解而有觉”的天地境界之间的不同,冯友兰先生引入了“我”的观念。

以“我”来划分人的境界,最早见于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将人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郭庆藩,清朝人,字子瀞,一字岵瞻,湘阴人。诸生,官浙江知府。有《十二梅花书屋诗集》《庄子集释》。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载《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5-26页〗

这是以“我”之有无来划分人之境界。冯友兰先生吸收了这种观点,指出“知有‘我’可以说是‘我之自觉’”(《新原人》,第505页),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显现。从“我”之有无的角度看,自然境界中的人,主体意识尚未生成,所以是“无我”的。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主体意识都已挺立,所以是“有我”的。进一步,“我”可以细分为“与物有对”的“小我”和“与物无对”的“大我”。同样是“有我”的境界,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是“有小我”的境界,而天地境界是“有大我”的境界。因此,根据“我”之不同,人的境界可以分为三种:“无我”之境、“有小我”之境和“有大我”之境。〖冯友兰先生将“我”分为“有私义”的“小我”和“主宰义”的“大我”,已经具备了“我”之“相对主体”与“绝对主体”的含义,但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冯友兰先生把道德境界看作发展不彻底的“有大我”的境界,这主要是从“主宰义”来考虑的。如果从“相对主体”与“绝对主体”的角度看,道德境界本质上还是“有小我”的境界。(冯友兰《新原人》,第504-505页)关于“相对主体”与“绝对主体”的区分,参见蒙培元《主体·心灵·境界--我的中国哲学研究》,载《今日中国哲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1-859页〗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冯友兰先生所谓的“我”,其实就是作为境界主体的“人”之主体性。因为境界总是人的境界,人有什么样的主体性,就有什么样的境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主体性”,并非指作为主体的人具有的某种性质(比如能动性),而是指人作为何种主体而存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主体意识尚未生成,“人”还处于前主体状态,所以其境界是“无我”之境。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人,其主体意识已经生成,人作为一个“与物有对”的相对主体而存在,所以其境界是“有小我”的境界。而天地境界中的“人”,超越物我对立,成为了“与物无对”的绝对主体,其境界是“有大我”的境界。

综上,自然境界是“无我”的境界,天地境界是“有大我”的境界。而对于庄子来说,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他称之为“真”境,后者他称之为“独”境。

二、“独”境:“有大我”的天地境界

在《庄子》中,“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独”在《庄子》中也出现了六十余次,其中大部分用作形容词或者副词,表示“单独的”“仅仅”“难道”等义。而作为境界使用的“独”,庄子称之为“见独”: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

何谓“见独”?一种观点认为,“独”即“道”,“见独”就是“见道”。如成玄英解释说:“夫至道凝然,妙绝言象,无非无有,不古不今,独往独来,绝待绝对。睹斯胜境,谓之见独。”〖[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54页〗他认为“道”的特点是“绝待绝对”,所以称之为“独”。冯友兰先生也持相似的观点:“所谓见独,就是与道相见了。庄周认为,道是绝对,没有跟它相对立的,所以称之为独。”〖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载《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58页〗不过,这种解释会引发一些疑问。既然“道”是绝对的,那么作为认识者的“人”也应该属于“道”的一部分。按照这个逻辑,“道”应该是不可见的。“道不可见”的说法,在《庄子》文本中确有依据:“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庄子明确指出,“道”是“可得而不可见”的,所以,把“独”解释为“道”是有问题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独”是一种境界,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之所谓‘独’,是无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357页〗如果持这种理解,那么“见”字就不应该作“看见”解,而应作“显现”解。人经过不断的“忘”,最终达到了一种境界,这就是“与物无对”的“独”境。

虽然“独”并不是“道”,但“独”可以说是“体道”的境界。

刘笑敢先生曾经将庄子的“道”归结为两种含义:本体论上的“世界之本根”和认识论上的“最高之认识”。〖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09页〗并且,这两种含义有相通之处,即“都有绝对同一的含义”〖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第121页〗。的确,在庄子的语境中,“道”与“一”同义: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

“道通为一”意为从道的角度去观万物,万物同归于一。“复通为一”指一切都归于“道”。徐复观先生指出:“《庄子》上所用的‘一’字,以宽泛的意思为多,即‘一’就是‘道’。”〖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34-335页〗正因为“道”是“一”,是“无分别相”,所以“体道”的境界才被称为“独”。

具有“独”之境界的人,庄子称之为“畸人”。“畸人”并不是“畸形”之人。严格来说,在《庄子》文本中,“畸人”具体指的是“临尸而歌”的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子贡去吊唁子桑户,结果却碰到“不知礼”的孟子反和子琴张,孔子说他们二人是“畸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大宗师》)成玄英疏曰:“畸者,不耦之名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73页〗“耦”字在《齐物论》中也曾出现,描述的是“体道”之人南郭子綦的精神状态,说他“荅焉若丧其耦”。陈启天解释说:“耦,同偶,对也。似丧其偶,谓似忘我与物之相对。”〖陈启天《庄子浅说》,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7年,第14页〗其实,这里的“不耦”也是“丧其耦”的意思,即超越了物我对立而归于“一”,这实质上是“有大我”的境界。庄子这样描述处于此种境界的孟子反和子琴张: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肒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大宗师》)

可见,处在“独”境的“畸人”与“真人”一样,也是“不知”的。两者同为“不知”,但是有区别:前者是“无我”的境界,后者是“有大我”的境界。

《庄子集释》是清代学者郭庆藩对道家名著《庄子》进行全面注疏的著作,本书在继承前人珠玉的基础上,对庄子一书进行全新阐释,是清朝学术辉煌的一个体现。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

上面的论述基本可以证明庄子能够明确分辨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庄子能够区分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那他为什么将两者都看成是“最高境界”?这也是冯友兰先生说庄子“看不清楚”的原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庄子对“最高境界”的定义。

三、“无待”:庄子语境中的“最高境界”

其实,上述问题是有理论预设的--“最高境界”只能有一个。冯友兰先生用“觉解程度”的高低来划分人的境界,这样必定会导致“最高境界”只能有一个。因为作为划分标准的“觉解程度”是线性的,肯定存在最高与最低两个端点,所以在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中,一定存在着一个最高境界和一个最低境界。而对于庄子来说,“觉解程度”不是其划分境界的标准,因而以“觉解程度”高低划分的四种境界,有可能同属于庄子所谓的“最低境界”或者“最高境界”,郭庆藩,也有可能分属于“最低境界”和“最高境界”。,

庄子划分境界的标准是“待”之有无: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庄子集释,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庄子向往“逍遥”的境界,而达至“逍遥”的关键在于“恶乎待”,即“无待”。无论是毁誉不加于身的宋荣子,还是御风而行的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未能达到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只能是“无待”的境界。

“待”,指的是“对待”。从“我”的方面看,“有待”境界是“有小我”的境界,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精神境界。而“无待”的境界则包含“无我”的自然境界和“有大我”的天地境界。这是因为,“超越对待”意味着“物我不分”,而主客对立尚未生成的“无我”境界和超越主客对立的“有大我”境界,都是“物我不分”的境界。所以,“无待”的境界有两种。

庄子为什么以“无待”作为最高境界?除了上文说到的对“自由”(逍遥)的向往以外,对“真知”的追求也是原因之一。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除了被认识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认识主体本身也是不确定的:

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

在“有待”的认识方式下,认识主体不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的动物。因此,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什么是“正处”“正味”“正色”,答案都是不同的。因此,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其知识是不可靠的。

被认识对象的不确定与认识主体的不确定,都会导致认识结果的不可靠。庄子将其归结为“有待”的认识方式本身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消解“有待”,回到主客尚未分离的“真”境。所以,庄子提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庄子是因为想要回到“无我”的“真”境而提出“无待”的话,那他为什么也认可“有大我”的“独”境呢?这与其“忘”的工夫论有关。

“真”境在庄子那里又叫做“浑沌”之境。因为在最初的“至德之世”,“人”与“物”本来就是浑然不分的,此时的“人”都是“真人”“至人”“神人”,其境界就是“浑沌”: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

陈鼓应先生指出“浑沌喻真朴的人民”〖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修订本),第246页〗。但是,人的这种浑沌状态又是极容易被打破的。庄子给杀死“浑沌”的罪魁祸首取名为“儵”与“忽”,而“儵”“忽”都有疾速的意思。当然,“儵”与“忽”并非有意谋杀“浑沌”,而是为了“谋报浑沌之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人”,是“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的“小我”。“儵”与“忽”正是为了让“浑沌”成为“人”,结果导致了“浑沌”之死,一如憨山指出的那样:“浑沌,虽言俄尔有形,尚无情识,浑然沌然,无知无识之时也。及情窦日凿,知识一开,则天真尽丧,所谓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也。”〖[明]释德清撰,黄曙辉点校《庄子内篇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浑沌”之境的打破,在于人之主体意识的挺立。

人之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为“人”从“物我不分”的“无我”变成了“与物有对”的“小我”。为了回到浑沌,人需要消解这种主客对立,重新回到“物我不分”的状态,因此庄子提出了“忘”的工夫。

《庄子》中关于“忘”的论述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从上面这段论述可以看出,颜回先是忘掉外在的礼乐,然后是忘掉内在的仁义,最后“离形去知”,忘掉了自己的感官,达到了“同于大通”的境界。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损之又损”的过程。可见,“忘”要达到的结果就是“物我不分”。

通过“忘”的工夫实践,庄子达到了“物我不分”的境界,但是,这个“物我不分”并不是原始的自然境界,而是天地境界。因为在“忘”的过程中,人从一个作为相对主体的“小我”,转变成了作为绝对主体的“大我”,而非回到“无我”。换言之,“忘”并没有消解人的主体意识,而是转变了人的主体性。关于这一点,庄子也看得很清楚: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齐物论》)

“丧”与“忘”是同义词,成玄英疏:“丧,犹忘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46页〗作为修道者的南郭子綦进入了一种境界,其外在表现为“丧其耦”。上文已经提到,“耦”是指对待关系。南郭子綦超越了这种“物我对待”的关系,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丧我”。庄子说“非彼无我”(《齐物论》),可见,在庄子那里,“我”是指与“物”同时出现的“小我”。陈静教授指出:“‘我’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存在,永远处于物我、彼此、彼是、是非的对待性关系之中。”〖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忘掉了“小我”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无我”了?并非如此。庄子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称呼,除了“我”之外,还有“吾”。与“我”不同,“吾”指的是“大我”。“庄子继承老子的精神,第一步讲精神平等就是要’丧我’,也就是要丧小我,忘小我,而成就大我。”〖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第261页〗“大我”的特点是“与物无对”,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一”。这个“一”就是“大我”的显现,庄子用“独”来表示这种境界。南郭子綦进入的境界不是“无我”的“真”境,而是“有大我”的“独”境。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wGIzL6oIJziqFA86UXwRw 提取码:7gly 书名:庄子集释 作者:郭庆藩 豆瓣评分:9.7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3-3 页数:980 内容简介: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替《庄子》。

[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全三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结 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庄子向往的是“无我”的“真”境,最终通达的却是“有大我”的“独”境。这看似是一个失误,其实不然。首先,庄子向往“真”境,看重的是“真”境“无待”的特点,而“独”境本身也是“无待”的,所以两者都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其次,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工夫论,向“真”而“独”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主体意识一旦觉醒,就不可能再被消解了。即使以具有“损”之性质的“忘”作为修养工夫也是如此。这与“我思故我在”的逻辑一样:当我们说“忘”的同时,已经确证了“忘”之主体的存在。庄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田子方》)

对于庄子来说,虽然“真”境与“独”境有本质区别,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无待”的共同点。冯友兰先生从自己构建的“人生境界论”出发,误判了庄子的境界论。庄子以原始的自然境界作为最高境界,这一点冯友兰先生肯定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认为自然境界是不可欲的,所以提出庄子误把天地境界当做了自然境界。其实,这已经陷入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逻辑矛盾--作为一个旁观者,如何知道自然境界是不可欲的?〖对冯友兰先生“自然境界不可欲”观点的质疑,详见蔡祥元《冯友兰境界论之得失》,载《东岳论丛》2021年第1期。〗也许我们可以说,“真”境是庄子向往的最高境界,而“独”境则是通过“忘”之工夫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欢迎关注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 15: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18:34

相关推荐

  • 古代睡觉怎么说,睡觉

    午睡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和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帮助人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中国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在古代午睡就是养生保健的一个方法,但是古人午睡养生更讲究睡姿、时间等等。下面我们先来聊一聊古代人是的午睡吧。

    2023年05月29 277
  • [日本]北村薰《盘上之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书籍目录更新30本(2020/11/10)《午夜传真》阿部牧郎《噩梦谋杀案》伴野朗《五十万年的死角》伴野朗《蒋介石的黄金》伴野朗《火焰的棺材》邦光史郎《深夜来客》保篠隆绪《空中飞马》北村薰《盘上之敌》

    2022年12月05 279
  • 慕明《科幻世界精选集2019》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2021年11月十大类型小说书单中文虚构|长篇类型小说|悬疑侦破《人间我来过》那多著中信出版集团·春潮2021年9月BOOKREVIEW探照灯好书评委|史航(书评人、编剧)有些人的命运,世人视为堕落,

    2022年12月07 288
  • 标点符号是谁发明的,中国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如今,中国标点符号的由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扫码”,去购物要扫条形码、扫付款码,疫情期间出入各个场所要扫健康码......“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几道黑线、几个黑方块的罗列,怎么蕴

    2023年05月02 291
  • 文学的名言,关于文学的四句名言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心灵旅行,一段关于读书的名人名句,可作为写作素材,也可自我勉励。关于文学的四句名言,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2、鸟欲高飞

    2022年12月09 236
  • [美]威廉·坎宁安《环境的科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撰文|王塞北《怪奇物语》第三季携带众多联名产品回归暑假到来,煲剧是度过炎炎酷暑的良方之一。从2016年开始热播的Netflix科幻剧集《怪奇物语》即将在今年暑假迎来第三季,定档7月4日开播。而在开播前

    2022年12月23 245
  • [比利时]埃丝特•佩瑞尔《危险关系》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撰文丨埃丝特·佩瑞尔摘编丨何安安婚姻和爱情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离婚率飙升,一段感情的有效期越来越短,婚内厌倦、出轨,轻易而草率的分手……似乎两性之间原有的恒久与温情正消磨殆尽,越来越多的感情出现

    2022年12月19 275
  • C.S.路易斯《返璞归真》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前不久,由加拿大瞬间剧团出品的木偶剧《匹诺曹》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在民族宫大剧院上演,这是北京演出公司主办的2019首届北京国际儿童艺术节戏剧单元中的两部优秀剧作。加拿大瞬间剧团从1998年开始,通过

    2022年12月14 274
  • 生活格言,生活需要什么名言

    1、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2、做人要谦卑,因为谦卑不醉。生活的经典人生格言11、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这也是导致一个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2、做人要宽,做事要专,做人只能专职,做事可

    2022年12月08 216
  • [日]深田久弥《日本百名山》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深田久弥不去繁华之外的宁静中找寻,也许终不能认识真正的日本。它骨子里的精气神儿,全都隐遁在鲜为人知的大自然中。今天,让我们拿出几分钟,一起来看看霓虹国繁华面纱下的几处宁静。星峠の棚田星峠棚田位于新

    2022年12月19 278
  • [比利时]埃尔热《丁丁在苏联》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丁丁历险记》所有中文版本封面丁丁在中国1929年的反共宣传漫画《丁丁在苏联》。由埃尔热创作的《丁丁在苏联》(TinTinintheLandsoftheSoviets)是丁丁历险记的第一部。这部早期作

    2022年12月05 245
  • SusanForward《Toxic Parents》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姿颜是因为清清楚楚的忧郁症才来到诊所的。所谓“清清楚楚的忧郁症”,指的是完全符合《美国精神医学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修正版(DSMIV-R)的诊断标准。如果依操作手册,这时应该给她包括抗忧郁药在内的几

    2022年12月16 295
  • [德]奥根·赫立格尔《箭术与禅心》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正如“译序”中所言:这真的是一本很奇妙的小书,篇幅虽短,所处理的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以文字来传达不可描述的禅语体验。如今市面上关于禅的著作很多,谈到禅总会提到“不立文字”四个字,《箭术与禅心》这本

    2022年12月17 22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