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如超为什么疑点重重,靳如超案有哪些疑点

“3.16”特大爆炸案虽已过去17年,可它还是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的阴影与疑惑:靳为什么要制造这起爆炸案?为什么要如此丧尽天良?如何避免类似的惨案再次出现?我们或许可以从罪犯的犯罪心理以及心理形成原因找到

“3.16”特大爆炸案虽已过去17年,可它还是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的阴影与疑惑:靳为什么要制造这起爆炸案?为什么要如此丧尽天良?如何避免类似的惨案再次出现?

我们或许可以从罪犯的犯罪心理以及心理形成原因找到一些答案

犯罪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这类人在监狱和劳教机构占相当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惯犯,往往因发生反应状态而送精神病机构要求医学鉴定。反社会人格障碍虽然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对所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但这些均属相对的。

①高度攻击性

爆炸案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爆炸声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海内外。石家庄警方在爆炸事件不足8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靳如超纳入了视线,可这时靳如超已不知去向,公安部向全国发布了“A级通缉令”,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围剿靳如超的战斗打响。

②无羞惭感

③行为无计划性

④社会适应不良

造成本案罪犯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1、生理缺陷:耳聋导致自卑

靳如超为什么疑点重重

据靳的日记记载:他们没好好给我治……我的耳聋是从小达(打)链霉素中毒尔(而)致聋的,后在1990年又多次输液吃药打安定针、氯炳嗪、强疼(痛)定,都引起耳聋严重失去听力。

当时的靳年仅8岁,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他此时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心理冲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他家人也说,他的性格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本开朗的他,开始变得沉默、孤僻。

2、成长经历:

①早期特殊阶段家庭关怀的缺失

一些了解靳过去生活的人谈到,他在小时候,就经常受到别人的欺侮和凌辱。小小年纪他就进纺织厂当了工人,还烧过锅炉,做过按摩,中间曾多次失业。

对于靳人生的特殊阶段,他并不是受到家人的倍加呵护,而是独自承担了内心的痛苦,靳的日记里并没有提到他对那段生活的感受,但从其他的日记片段里,还是可以看到靳内心的不解,比如他对耳聋经历的记录中,他写到“他们没有给我好好治”,也许这本身只是一次医疗错误,同时也受到了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他由中耳炎变成了耳聋,可他内心体会到的是家人对他的不重视和不在乎,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人给予细心的指导和解释,以及满满的呵护,在其受到侮辱和歧视时保护他脆弱的自尊心,也许他心里会多出许多善良和温情。

当然,这并不是对靳父母的指责,毕竟这其中也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父母自身文化、经济情况等,而只是想说明父母养育方式对极具塑造性的未成年人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②缺乏教育,过早进入社会

靳16岁时就在石家庄棉纺三厂五七劳动公司参加工作,正式步入社会,17岁到棉三准备车间当工人。

此时的靳正处于青春期(12~18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总之这个案件疑点重重,靳治豫是个替罪羊。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埃里克森在用同一性危机理论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时说到。

这个阶段的靳是需要人指导的,特别是由于耳朵失聪,心理沉重的自卑感压着他还并不完善和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上难以有效与身边的人沟通,此时的靳在遭遇挫折时很容易形成对人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更正与疏导,容易形成心理的扭曲与变形。

如能多一点尊重史实少一点自欺欺人,《国共空战秘史》亦应该是无话再讲的,因为仅仅依据大陆有一架飞机坠落便放胆创作,将“战果○”有鼻子有眼地夸张成了“战果3”,故事编的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过”了。大陆方面公布的战果是否也“。

③28岁因强奸罪进监狱,“生育对自我关注”的阶段冲突的解决再一次受到了阻碍

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靳如超案有哪些疑点,成年期(25~65岁)的人面临的是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这一阶段靳基本上是在监狱度过的,此时的他绝大部分的关注投之于自我,我们能了解到的他的日记也是写于这一阶段的,在日记中,可看到他对社会、对人生的大段论述,虽然绝大多数是无知的、错误的甚至是可笑的。主要的认知歪曲有四:

一、前妻害了他和家人。靳认为,是前妻把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搞坏了;靳还猜测,他母亲1994年被汽车撞死和他父亲被汽车撞伤,也与前妻有关系。

二、社会上都是人压人。他在日记中写道:“不要总是考虑有什么事(能)力(利)用法律保护来做事。现在社会无认(任)何人讲法律道理,说弄你就直接弄你了。你讲法律道理没用,直接把你压起来,反抗也没用。社会上人都是压制人。有权的人,有门子的人什么事都干(敢)做。

三、世上没有什么好人。“现在社会改革开放变化很大,人人都有这种头脑;要是没有这种头脑,人人做事都是惊心、怕事、当心。否着(或者)被害、诱惑、陷井(阱),诬告、陷害判刑等等手段。在你周围人们面前为你说好话当心也是骗你的。”在靳的眼里,世上没什么好人,而多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关系。他还用重笔在日记本的封面这样写道:“有权势者生,无权势者死。胜者为王,败者冤死。有钱者生,无钱者冤死。”

四、一生学点坏是好事。“人的一生学点坏,干点坏事是好事,这样给你周围人们出点坏干点坏事,使你周围的人与人互相争(整)弄、打闹。

靳如超为什么疑点重重

他们就毁了他们自己,而就使你安然无羔(恙),也有了地位,而又能获的(得)一切。”

从日记不难看出,靳始终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受害人的位置上,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投注在对自己的自怜上,而对自身以外的他人是缺乏同情心的,不能客观的分析和看待问题的因果,从而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事件。最终走上了再次犯下重罪的道路。

3、社会环境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面临大量的社会信息,这些社会信息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个人怎么选择,这与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品质有关。靳的日记中有大段的关于社会的消极描写。

靳姗姗说,在孩子出门后,她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因为自己也是在填 健康 登记表,这是自己的两个孩子的学校里面发的。但是,到了傍晚5点钟左右的时候,他的孩子仍然没有回来,这就让她十分的担心,因此她便外出寻找!在村庄里面找。

比如,对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人可怜:无人相互(信)。人疼(痛)苦:无人结(接)触。人生气:无人解气反而给你再加气。人没有爱:反而无人可怜爱你。人生气:别人就高兴。人求人:别人越知道你无能,反而人们离远了你。你穷:别人越破你的财,让你穷。你高兴:别人越不让你高兴。”

对人性的理解,他错误地认为,人的自私是本性,因而用不着相互同情、帮助和尊重:“可怜、受气、穷、丑的人,你不要相互、他是个无本事的人,你不要解除他的苦难敌(灾)害。他也不会可怜你的。世上人都不向可怜的相互解除疼(痛)苦。人人都为自己的幸福,对任何人都不要尊重,包括自己的父母儿妻,都不尊重。尊重别人是对自己是个大敌灾害,也不要解除受苦的人。”

他还写道:你回社会后你要高大的(特别地)警提(惕)注意你自己要清楚你自己不要麻脾(痹)你自己,因你是住过监狱的狱人,社会上的人都把你看成了贼的坏人,干坏事的人,杀人出坏的人。

这些结论主要是他心理变形后在错误的认知下得出来的,但同时也说明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世态炎凉”的一面,社会的冷漠也于无形中加深了他社会适应不良、缺乏同情心、羞惭感等人格和情绪问题。

4、人格特征

敏感、多疑,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缺乏责任感;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务;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这些我们都可以在靳的身上看见,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也是促使其最终形成犯罪心理和实施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靳最终犯罪心理的成因是复杂的,并非单一方面的,期间有许多环节可以扭转和改变其人格形成的最终走向。很可惜,在日记上既没有看到两种思想进行交锋的记载,也没有谈到什么人对他进行过任何思想帮助。可见,靳存在的种种进入误区的思想观念,是在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而且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批评,最终使他走上了人生歧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法必罚,违法必究。请各位珍惜身边人,切勿以身试法】

上一篇 2023年02月26 14:31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01:41

相关推荐

  • 法家的创始人是谁,法家的鼻祖是谁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法家的创始人。战国后期韩国弱小不能抵挡强敌,韩非多次上书韩王,意见始终未被采纳。他退而纂写《孤愤》、《五蠹》等著作,后集成《韩非子》一书。韩非的著作流传到秦国被秦王嬴政所赏识,

    2023年04月25 217
  • 刘秀皇后是谁,古代刘秀皇后是什么人物

    【原创】整个汉朝,笔者认为出了两位伟大的皇后,一位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卫子夫,一位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两人都是一代尊后,貌若天仙,母仪天下。但是,卫子夫却不得善终,因“蛊惑之祸”冤案自尽于

    2023年05月04 239
  • 炎黄是谁,炎黄到底是哪里人

    这个话题应该从燧人氏、有巢氏和神农氏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说起。甲骨文字象形密码告诉我们,这是三个起始于不同时间的发明家群体。燧人氏获取火种,并发明了打磨石器,以炎、朱和吕为标志,炎黄到底是哪里人,朱是钻

    2023年04月30 212
  • 王健林负债为什么不还,王健林子之子叫什么

    王健林子之子叫什么,这里就要解释一个经济学知识: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简单来说,公司本身的债务问题是根据公司的全部资产来进行相应的承担,而公司的法人并不需要承担公司的债务问题。因为公司法人是作为自然人存

    2023年04月13 299
  • 东汉是谁建立的,东汉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

    昆陽之战后,王莽在长安南郊举行哭天大典,没过多久,绿林军就开始进攻长安城,王莽和一千多随从仓皇逃跑,来到了渐台。曾和绿林军对峙昆陽的王邑没有和王莽一起逃跑,他率领大军防守在城墙上,抵抗着绿林军一次次进

    2023年05月02 228
  • 九儿为什么牺牲琪官,余占鳌和九儿最后一次

    我第一次看电视剧版的《红高粱》其实没看懂,只觉得演员演的很好,特别是剧情结尾让我印象深刻,余占鳌和九儿最后一次,九儿被杀后,豆官为母亲唱送行词的一幕,很感人。隔了这么久再重温一次,又有不一样的看法,对

    2023年04月17 274
  • 霞飞路为什么改称淮海路,霞飞路是现在的什么路

    “在中国发展的三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邓小平为中国做了三个战略抉择,这三个抉择带来了中国的成功崛起。”“在改革开放之初,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为此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当中

    2023年04月12 246
  • 台北区号为什么是02,台北的区号01真是留给南京的

    南京,这个流淌着鸭血粉丝汤与赤豆元宵的民国首府,一直是“国粉”们的“应许之地”。如今的南京,也是一座四位一体的“圣城”。俗话说得好:“它是安徽人的柯尼斯堡,江苏人的萨拉热窝,台湾人的耶路撒冷,鸭子们的

    2023年04月12 296
  • 我国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我国除了汉族以外都叫少数民族吗

    我国拥有56个民族,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当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我国总人口8.49%,总人口最多为壮族。以下是9大少数民族最多人口

    2023年04月05 258
  • 父亲的身份原型是谁,俞北平的历史原型

    其实就我个人的理解,拿《海游图》来说吧,就是与庄子一样,一个人逍遥自在,无所羁绊,显示出个人精神世界的宽广,浩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侵入、干涉的。这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作品,常常受到抨击与诋毁,人生压抑与

    2023年04月25 206
  • 古代人怎么剪指甲,古时候如何剪指甲

    指甲长了,我们得剪,否则藏污纳垢实在有碍观瞻,并且做起事来也不方便。我们现代人剪指甲,用的是指甲刀,它小巧方便,古时候如何剪指甲,可随身携带,走到哪儿都能剪。那么,古代没有指甲刀,古人怎么剪指甲呢?虽

    2023年01月12 257
  • 启功是谁,谁是启功先生

    启功(1912.7.26—2005.6.30),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虽然是大清雍正皇帝第九世孙,确半生没有自己的居所,一生奉献教育事业,在书法和绘画都有很深造诣,2002年10月起担任西泠印社第六

    2023年04月30 301
  • 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名称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申佳平)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14.1178亿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

    2023年03月22 20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