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十一家注孙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孙子兵法》的读法吴如嵩吴如嵩(1940—),男,贵州铜仁人,研究员,少将,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研究。摘要:吴如嵩先生结合自身半个多世纪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和古代兵法的经历,提出学习《孙子兵

《孙子兵法》的读法

吴如嵩

吴如嵩(1940—),男,贵州铜仁人,研究员,少将,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研究。

摘 要:吴如嵩先生结合自身半个多世纪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和古代兵法的经历,提出学习《孙子兵法》和中国古代兵法,要“从小径入,从大道出”,实现“一经通,百经毕”。学习并精通《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要围绕其战略思想去深入研究,把其放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认清其承上启下的历史联系,弄清其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反对对其误读和曲解,从而正确分析评价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真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就需要先精通《孙子兵法》:一是要读透其修辞韵律、兵学体系、概念范畴与辩证法三个层次,二是神解概念范畴则是学习的要诀,三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孙子兵法》;古代兵法;修辞;概念范畴;辩证法;军事

同志们、朋友们:

我来滨州与阅读协会的朋友们交流阅读心得,既感荣幸,又感惶恐。之所以荣幸,是因为受到邀请;之所以惶恐,是因为无甚高论。我们都有体会,读书这件事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常又高深。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讨论、研究读书的论著数以千计,数以万计,多少道理和方法都被前人讲尽了。

可以说我也算是读了一辈子书的人。除了学生时代的读书不计算在内外,我大半辈子主要读的是古代兵法的书、古代军事的书。今天我就向同志们汇报一下学习和研究古代兵书的经验和教训。

我在大学读的是中国文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到海军部队工作,1963年又调到军事科学院古代兵法研究室。我报到那天,研究室主任李大磊将军问我:“你知道《武经七书》吗?”我迅即回答:“知道,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

李主任笑了,说:“不对,是《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我一听,傻眼了,这些书我从未听说过。于是,我不得不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至今已有半个世纪。

2003年我在欢送我退休的会议上朗诵了一首诗打油诗,表达了我一生阅读的情怀:

学道西山四十秋。

苦研兵学胜封侯。

学术报国平生志。

年光似水雪满头。

一、从小径入,从大道出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那个探险渔人时有这样一段话:“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比喻和形容读书的学问颇为贴切,至少对我来说,十分贴切。可以说,我学习古代兵法正是经历了“初极狭,才通人”的艰苦阶段,然后经过“复行数十步”,才“豁然开朗”,看到一片新的天地。

先说说“初极狭,才通人”。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古代兵法著作十分丰富,在全国图书馆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当时,科研人员是可以开架阅览的。回想当初看到那像丛林一般的书架,闻着那散发着异味的线装书籍,读着那生僻古奥的兵法术语,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地方大学的文科学生,简直如堕五里雾中。马克思关于科学入口处的名言在我脑子里回旋:“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1]35当时还流行一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我既然被“搬”到这里,只能面对,不能犹豫。尽管这个“入口”“初极狭”,狭到只通一人,狭到只能匍匐前行,我也决心走下去。我走下去的勇气靠的是两条,一是年轻,二是我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基础。我用了一年(1964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浏览了不少古代兵书。但是,好景不长,“文革”开始了,军内外打倒“封资修”“大洋古”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古代兵法室的好几个课题都下马了。是不是还干下去,我内心深处多少次“足将进而趑趄”,犹豫不决。

再说说“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挺过那“初极狭”阶段又向前迈进,像那渔翁一样“复行数十步”,走出思想上的樊篱,看到光明。在这个阶段中我不能不至少要提到三个人。现在有一种说法,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具备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自己努力三个条件。这话或许有一定道理。我要感谢的第一个人是我的母亲,当她知道我有打退堂鼓甚至转业的想法后,曾几次来信,告诫我,其中有一次这样写道:“语曰名将不读兵书,此非定论,如张良受书老人也。曰:读此可为帝王师。陈平家贫好学,六出奇计,遂定天下。关公、杜预、狄青、岳飞之伦,均以好左氏传著名,而陆逊、虞允文竟以儒生建战场之伟绩,挽未造这颓风,则高谈时务者正不可轻量书生也。”是啊,她老人家的话是对的,古代兵法是安邦定国之策,岂能弃如敝屣!

第二位是李大磊主任。他是军事科学院古代兵法室的创始人,1927年入党,他原名李方成,因为崇拜李大钊改名李大磊。抗日战争时期,在邯郸地区是李向阳式的抗日英雄。记得1967年军事科学院执行军管任务时,他担任某部的军管会主任,我实际当他的秘书,起草讲话稿之类;1971年我又奉命送他去邯郸休息;后又有奉命写他的传记。在亲密的交往中,他对我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帮助和鼓励至今令我铭刻于心。

第三位是郭化若将军。我真正“复行数十步”,从大道出,在学术思想上得到点化的引路人是他。他告诉我,毛主席指示他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武器研究《孙子兵法》,否则会误入歧途。

毛主席这些论述非常重要,非常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孙子兵法》研究上的重要论述。我体会至少包括七个要点:一是学习《孙子兵法》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二是要紧紧围绕其战略思想去深入研究;三是要批判继承,即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而不要照抄照搬;四是要反对对《孙子兵法》的误读和曲解;五是要弄清其时代特点,以便正确了解其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六是要把《孙子兵法》放在整个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以便认清其承上启下的历史联系;七是具备了以上各种前提才有条件去正确分析评价《孙子兵法》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要全面系统地廓清这七个方面的问题,并非易事,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艰苦的专研,是不可企及的。比如,要认清《孙子兵法》承上启下的历史联系就是一个大课题。单就“承上”二字而言,就很难破题。所谓“承上”就是探寻《孙子兵法》产生的渊源。今天,我只就这“承上”二字展开分析一下。因为《孙子兵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学术著作。存世之作中,比它更早的,中国没有,世界更没有。今天,我们只从临沂汉简《孙子兵法》和司马迁的《史记》中知道,齐国(今山东境内)人孙武子于公元前512年在吴国国都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内)向吴王阖闾晋献了他的“兵法十三篇”,后世称为《孙子兵法》。

孙武子与孔子、老子、墨子等先秦诸子同为中华文明的巨星。如果从世界范围看,当时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埃及、印度等国,在军事学术上还是一片空白。例如,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非常著名的军事著作,但是,与《孙子兵法》相比,不仅作者晚于孙武子一百多年,而且其书不过是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过程,远没有上升到像《孙子兵法》那样的观念形态;修昔底德也只是一个历史学家,根本无法与战胜攻取的真资格的将军孙武子相比。至于古希腊色诺芬的《长征记》、古罗马弗龙廷的《谋略例说》、韦格蒂乌斯的《军事简述》等更是等而下之,不可与《孙子兵法》同日而语。

2500多年前,《孙子兵法》的问世仿佛于无声处爆响一声惊雷,又仿佛于平原旷野上一山飞峙,巍峨宏大。必须看到,《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典军事学的诞生,并且呈现出早熟形态,但它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孙子兵法》的源头活水,渊博而深厚。

要探讨《孙子兵法》的继承关系,必须扩大视野,需要追溯汉字产生以前的炎黄时代。炎帝、黄帝、蚩尤及其以后的尧舜禹同三苗的战争,虽然只是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在口耳相传和考古发掘中仍能发现文明初曙的三皇五帝的战争遗闻。比如,著名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后世的文献对其战争过程都有着十分丰富详尽的记载。不难设想,英雄时代的先人们也必然会产生观念形态的指导战争的思想。现在存世的《黄帝阴符经》《黄帝问玄女兵法》以及风后《握奇经》等上古兵书虽然显系后人伪托,但是,有的吉光片羽的文字也未必全是杜撰,需要考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太宗曰:‘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或谓为《握机文》,何谓也?’靖曰:‘奇,音机,故或传为机,其义则一。考其词云:‘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机。’[3]奇,余零也,因此音机。风后是黄帝的大臣,他著《握奇经》十三篇不太可能,但李靖“考其词”称为“握奇文”的十一个字“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机”,很有可能是从上古结绳记事、口耳相传的遗文。

如果说在汉字发明之前的《握奇文》不足为据,那么在夏、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尚书》《古司马法》《军政》《军志》等典籍中诸多的兵学言论则无疑是《孙子兵法》产生的活水源泉。还要看到,从哲学的角度考察,《孙子兵法》蕴含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源于《周易》。《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及堪舆、卡相等,无不可以援《易》以为说。[4]我国台湾学者刘君祖先生精研《易经》,著述宏丰,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一部《孙子兵法演义》。我在其书《序》中指出:“他创建出一个以《易》演兵的典型,破解了《孙子兵法》众多军事范畴的渊源端绪,从而把中国古典兵学的历史又向前追溯了一两千年。”[5]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的成书时代、成书经过及至作者是谁等等,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争论了一千多年,一言难尽。但是,我仍坚持我的观点:《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晚期,作者是孙武子。关于《孙子兵法》的文化属性,我仍认为孕育《孙子兵法》的基因是齐文化,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说得更直白一点,《孙子兵法》是在吴国写成并公之于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就是临沂汉简《孙膑兵法·孙忌问垒》,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这里的“孙氏之道”即孙武、孙膑的一家之学,“明之吴越”,即言“孙氏之道”形成于吴国。在这里有一个关键字“明”,据罗琨先生在《孙武吴宫教战考——兼说十三篇作者问题》一文中据《乐雅》《广雅》解读:“明,训成也、通也、发也。”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之吴越,言之于齐”应是表明“孙子之道”形成于吴越,在齐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罗琨先生还引王国维《古史新证》中一句话告诫人们:“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6]

《孙子兵法》自它问世之后,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一直受到世人的尊崇,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军事学术著作,其作者孙武子被誉为“兵学鼻祖”,已是不争的事实。

孙武《十一家注孙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二、一经通,百经毕

中国文化,诸子百家,各有统系,源远流长。兵家鼻祖是孙武子,兵经的冠冕就是孙武子所著的《孙子兵法》。前人讲,“一经通,百经毕”。这里的“一经”必须是具有原创意义而又博大精深的经典,诸如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医家的《黄帝内经》等等。学习和研究古代兵法只要把《孙子兵法》搞懂了就能一通百通,触类旁通。古代兵书数以千计,对于它们略通可以,甚至略读也可以,而对于《孙子兵法》必须精通。什么叫“精通”?我认为,了解其字辞文义、倒背如流,深知其版本校勘、诸说异同,这还不算“精通”。那么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精通呢?以《孙子兵法》为例,我以为若能读透它的三个层次,或说它的三层包装大概可以称得上是精通了。

(一)《孙子兵法》的三个层次

《孙子兵法》有三个层次:外衣是文学(修辞韵律),中衣是军事(兵学体系),里衣是哲学(概念范畴和辩证法)。研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会感到,从美学上看,它婀娜多姿;从兵学上看,它博大精深;从哲学上看,它深邃宏阔。我曾在2001年主编过一本小册子叫《孙子兵法解说》,“小引”中写道《孙子兵法》有“五美”:

第一,自然成韵的音韵美。《孙子兵法》的体裁不是诗歌而是散文,但从它全文5913字中,以先秦音韵考之,韵语迭呈。比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此句,“己”“殆”押“之”韵;“地”“全”则属“歌”“元”通韵。其音律十分优美,读来铿锵有力。

第二,遣词造句的修辞美。《孙子兵法》处处闪烁着修辞艺术的夺目光彩。比喻、对照、对偶、夸张、层递、蝉联、反诘、排比等等,绚丽多彩,曲尽其妙。比如,“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种一个词既是上句的结尾,又作下句的开头的蝉联的辞式,如珠玉连串,简练、生动。

第三,谋篇布局的结构美。《孙子兵法》之文,不仅全书如常山之蛇,首尾呼应,每篇各有其结构艺术,而且篇中亦多讲求行文之变化。比如,“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全是三字句;往下,“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五绝,衢地则合交”,则全变成五字句;接着,“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又一变而为四字句。整齐中有变化,平实中寓灵动。

第四,深富思辨的哲理美。《孙子兵法》全书渗透着深邃的辩证哲理,启人心智。其中许多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就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为例,此句一般译为“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打”就是交战。可是《孙子兵法》的“能”字并不限于交战,比如说,能退装作不能退,能藏装作不能藏,诸如此类虽非“打”,却属于“能”字应含之义。再进一步说,从互文见义的角度看,“不能而示之能,不用而示之用”也是《孙子兵法》的隐含之义。

第五,博大精深的思维美。《孙子兵法》是高度抽象概括的格言体,充分表现出中国兵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征。略而言之,一是立辞多断语,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二是取象多类比,如为了说明奇正之变,用五声、五色、五味之变多方取喻。三是遣词多义蕴,书中所揭示的众多范畴(如全破、虚实、主客、奇正等等)和卓越的命题(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等等),无不具有丰富的含义。[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

(二)“神解”概念范畴是学习《孙子兵法》的要诀

古人著书贵简贵隐,所谓贵简就是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所谓贵隐,就是“语贵,含蓄”(姜夔《白石道人诗论》)。因此,要读懂古书,关键在“神解”,清朝徐洪钩《书怀》写道:“读书贵神解,无事(不要从事)守章句。”为达此目的,自然首先要学一点古汉语。学习《孙子兵法》在疏通古今汉语语法文字之后,我以为要下的功夫是“抠字眼”,或说“抠概念”。概念范畴是《孙子兵法》的思维形式,如同盖房子的砖头瓦块,它是最基本的材料。因此,对《孙子兵法》的概念、范畴,不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历史上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注的大军事家曹操是下过“抠字眼”功夫的,这从他的《孙子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正因为他深入研究过《孙子兵法》,所以他才在《注孙子序》中颇有感触地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8]310曹操这段话至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在他所看到的东汉以前兵书中,最好的是《孙子兵法》。第二,《孙子兵法》的文义深邃,要“抠字眼”,细心理会,“不可相诬”。哪些方面的文义呢?一是“审计重举”,“审计”就是审慎周密的战略策略,“重举”就是慎重的战争行动,“明画深图”就是清晰的作战谋划和深远的战略考虑。在这几方面不可混淆,不可误读,不可曲解。第三,曹操所说的“失其旨要”,意思是说,有些“专家”不懂训诂,不知考辨,不懂军事,竟然也堂而皇之著书“行于世”,于是我曹操实在看不下去,为了正本清源,于是乎“故撰为略解焉”。曹操是大军事家、大学问家,何况又是当权派,他当然敢讲这通话。

《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的重要传本之一。一般认为它来源于《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十家孙子会注》,由吉天保辑。注家为:曹操、梁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氏与张预。可能刊于南宋孝宗。

戚继光说,《孙子兵法》是“上乘之教”(《纪效新书·自序》),是高层次的战略学著作,不同于一般的条令条例。王安石非常高明地指出:“言理而不言事,所以文约而所该者博。”(韩滤《涧泉日记》引)

《孙子兵法》舍事而言理,即言它只论述“形而上”的理,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形而下”的事。换言之,《孙子兵法》是论述战争规律的书,不是具体介绍怎么作战的书。那么,什么是“理”呢?

“理”就是“道”,《庄子·缮性》云:“道者,理也”。“道”这个词,诸子百家都用它,但内涵各有不同。在《孙子兵法》中既有“道”,老舍简介及作品简介,也有“理”。“道”即是“理”,“理”也是“道”。那么,让我们来抠抠“道”和“理”这两个字眼,或许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文义是有帮助的。为了简要起见,不多解释,只是分类排列,即可一目了然。

(1)“道”是政治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计篇》)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形篇》)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九地篇》)

(2)“道”是普遍规律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气。”(《地形篇》)

(3)“道”是特殊规律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地形篇》)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九地篇》)

(4)“道”是胜敌之法

“兵者,诡道也。”(《计篇》)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用间篇》)

(5)“道”是君子修养

“主孰有道。”(《计篇》)

“料敌制胜,计险扼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篇》)

《孙子兵法》论及“理”的地方有三处,都是指的作战治军的特殊规律: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虚实篇》)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地形篇》)

《孙子》现存最早的本子为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 ,惜为残简。存世最早的刻本为宋刊《 武经七书》本和孝宗(1163~1189)时的《 十一家注孙子 》本 。明清以来各种版本大都以此为底本,形成《 孙子》两大传本系统。除。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九地篇》)

一个“道”字,一个“理”字,含义如此广泛,这是因为古文一词多义的缘故。《孙子兵法》包括虚词在内,只使用760个字,而这些字词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学习《孙子兵法》,也包括学习古书,必须篇中看意,句中解词,仔细琢磨,方能顿悟。

“道”在兵法中是最高境界,《孙膑兵法·威王问》有一段生动描述,值得玩味。孙膑在回答了齐威王与将军田忌关于兵法的提问后,“孙子(孙膑)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十,几(接近)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9]。

为什么孙膑说“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我们从威王、田忌所问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二人对军事十分内行,问的问题也很尖锐,难度也很大,可以说是“知兵之问”。那么,为什么孙膑却认为“几知兵”,只打了90分,不给100分呢?

孙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号为《孙子兵法》,共计五千余字。除此之外,孙武还有一些论兵法的著作。不过由于它们游离于十三篇之外,所以后来大多失传了。《孙子兵法》每篇均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

孙膑没有给出答案,如果斗胆猜测一下的话,我认为,他二人所问的都是作战之法方面的问题,而兵家的大“道”是上战无与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自古知兵非好战”,总之,是和合文化,是天下大同。也就是孙膑在《见威王》中所说的:“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接着他又指出:“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积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9]这就把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也都涉及了。

“上战无与战”“不战而胜”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基本精神是一样的,都是追求通过政治手段,即伐谋、伐交解决敌我矛盾,都是追求敌人必须屈从于我的意志。比如我们主张“和平统一台湾”,它的根本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

“伐谋”“伐交”之所以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依靠的是强大的实力,在《孙子兵法》中表述为“称”,用今天的话说“称”这个概念就是“综合国力”,“形”这个概念就是军事实力。古人说“孙子尚智”,不错,《孙子兵法》的确崇尚智谋,但是它是建立在“以镒称铢”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的。有了强大实力作后盾,“伐谋”“伐交”等等谋略手段便能措置裕如,无往不胜。

孙武《十一家注孙子》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如果说,通过“伐谋”以求“道胜”凭借的是“上智为间”的战略情报,做到“知彼知己”,置敌于死地;那么,“伐交”则是通过折冲樽俎的外交攻势赢得“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面所说“道”与“理”只是分析《孙子兵法》舍事而言理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对其他的“字眼”(概念)也都这样“抠”一番,那是很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孙子兵法》的思维方法是概念的辩证法,诸如形势、主客、虚实、奇正、全破等等不下上百个概念,孙武子用他特有的立象以尽意的写作方法,用水流喻战术的灵活性(“兵形象水”),用鸟飞喻军队运动的速决性(“鸷鸟之疾”),用坚石喻作战方向(目标)的虚实性(“以碫投卵”),如此等等,细究起来,真会让我们眼花缭乱,不能不从内心由衷地珍视这一伟大的国之瑰宝!

二、《十一家注孙子》作者:孙武 书籍简介:《孙子兵法》是兵学史上最重要的典籍,《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传本。该书汇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尧臣、贾林、张预等十一家注释,使《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更为丰满。

我和我们研究室的同志们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古代战争战略、古代军制、古代武器装备以及古代军事人物的研究上寻绎其规律;二是结合现实重大课题进行古为今用的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总之,从我们古代兵法研究室而言,长期以来在这方面成绩是可观的。如果要谈心得体会完全可以写出一篇乃至多篇大文章。倘有机会,我和我的战友们可以与滨州阅读协会的同仁们切磋、交流,相互学习。

谢谢大家

吴如嵩(1940—),男,贵州铜仁人,研究员,少将,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研究。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郭化若.郭化若回忆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

[3]武经七书[M].骈宇骞,李解民,盛冬铃,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上海:中华书局,2014.

[5]刘君祖.孙子兵法演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6]罗琨.孙武吴宫教战考:兼说十三篇作者问题[M]//苏州孙武子研究会.孙子与吴文化研究: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吴如嵩,于汝波.孙子兵法解说[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8]孙武.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杨丙安,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

[9]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 08:10
下一篇 2022年12月20 04:44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