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让·埃默里《罪与罚的彼岸》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对于“死亡”,罪与罚的彼岸,知识分子往往怀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他们将“死亡”视作一种机会、办法、筹码,“死亡”有时也如期将其给予他们。然而,当进入到极端的环境,类似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人间地狱时,死亡

对于“死亡”,罪与罚的彼岸,知识分子往往怀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他们将“死亡”视作一种机会、办法、筹码,“死亡”有时也如期将其给予他们。然而,当进入到极端的环境,类似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人间地狱时,死亡便不存在任何想象,甚至就连“精神”的价值与力量都变得模糊不清、摇摆不定。

奥地利哲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让·埃默里在他的劫后余生里长期思考着以上问题,在被释放 20 年后,他才终于发表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历的文集《罪与罚的彼岸》。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事情,时刻提醒我们战争有多么残酷,人性有多么阴暗。我们借阿城先生的话来描述让·埃默里的写作,“写尽人性之恶,再回头,一步一光明。 ”

《罪与罚的彼岸》

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奥]让·埃默里 著

杨小刚 译

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 出版

罪与罚的彼岸

让·埃默里

让·埃默里,(Jean Améry,1912—1978),奥地利哲学家、作家,1943 年因散发反纳粹读物而遭逮捕,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此后,先后被转移至布痕瓦尔德和贝尔森集中营关押,直至 1945 年才被释放。1966 年埃默里出版《罪与罚的彼岸》,记述自己在奥斯维辛的经历。1978 年,埃默里自杀身亡。

最初发生的必定是那种对死亡的审美想象的彻底覆灭。我说的是什么,众所周知。知识分子,也就是有德国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对死亡的审美想象。这些想象来自古老的传统,在这条传统里离得最近的便是德国浪漫派。几乎可以用诺瓦利斯、叔本华、瓦格纳和托马斯·曼的名字来标识这一传统。文学、哲学、美学中的死亡形象在奥斯维辛没有位置。奥斯维辛之死和“威尼斯之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诗意的死亡回忆都让人难以忍受,无论是黑塞的“亲爱的死神兄弟”,抑或是里尔克的死神,他这样吟唱:“哦,上帝,让每个人死得其所。”死亡的审美想象明显变成了知识分子的审美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审美生活很少被记起来的地方,审美的死亡就只是一种优雅的虚渺之物。在集中营里没有为死者送行的哀乐,只有党卫军和牢头的吼叫。人的死亡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只能以“故去”的名义在集中营的所谓政治分部登记,它因此也就丧失了个人的独特形态,以至于对期待死亡的人而言,其审美的装扮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过分、无礼的要求。

在审美的死亡想象覆灭后,满腹学识的囚犯手无寸铁地直面死亡。假如他试图在精神和形而上学上构建一种与死亡的关系,他会又一次撞到集中营的现实之上,这一现实让如此的尝试毫无指望。还能做些什么?套用一个常被说起的观点,有知识的囚犯和没知识的同伴一样,不是在和死亡(Tod),而是在和死去(Sterben)打交道。整个问题就这样还原为一堆具体的焦虑。比如,人们说起集中营里的一个党卫军成员曾经剖开一个囚犯的肚子,往里面填满沙子。很显然,考虑到这样的可能性,人们要面对的就不是是否必须死去,而是死亡会如何发生。人们谈论着毒气室里的毒气多长时间生效,人们会怀疑苯酚注射致死带来的痛苦。应该期待直接在头顶来上一击还是在医护营里被慢慢折磨致死?对于囚犯的处境而言,这一点在面对死亡时显得非常特别:只有少数人下决心,像人们说的那样,“在电线上爽一下”,就是去触碰通了高压电流的防护铁刺。电线的确是个好东西,很安全,不过可能在尝试靠近之前就被逮住扔进禁闭室,接下来是更艰难、更痛苦地死去。死去无处不在,而死亡抽身而去。

[奥]让·埃默里《罪与罚的彼岸》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集中营中的受害者

所有人们按习惯称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变得多余。不过这同样不是让反思成为不可能的麻木,相反,是被集中营的现实磨砺和锤炼过的理智的残酷与锋利。但其中缺少情感的力量,靠这力量人们无论何时都能拥有一些模糊的哲学概念,并在主观心理上让它们有意义。人们不时会想起那个来自阿勒曼尼的坏魔术师,他说过,存在者只是通过存在之光显现出来,但人在观看存在者时遗忘了存在之光。存在,如此如此。但在集中营里明显比在外面更让人信服的是,没有任何东西与存在者、存在之光一同开始。人会饿,会累,会生病。人就这样存在着,没有意义。单纯的存在肯定会变成一个缺乏直观故而空洞的概念。用词语伸向真实生存之外在我们眼中不仅变成一种无价值的、奢侈的游戏,而且是幸灾乐祸的恶意游戏。现象世界每时每刻都操心去证明:它的不堪忍受只能通过内在的途径解决。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集中营里更显示出现实的力量,没有任何地方有如此之多的现实,没有任何地方会让超越现实的尝试显得如此无望又如此廉价。跟无声矗立的墙壁和在风中飘荡的旗子般的诗句一样,哲学命题也丧失了其超越性,在我们面前部分变成对事实的确认,部分变成贫乏的废话:哲学命题有意思的地方,都是琐碎的,而在不琐碎的地方,也没有更多的意义。认识到这一点不需要语义分析,不需要逻辑句法,看一眼塔哨,闻一闻焚尸炉里脂肪燃烧的味道足矣。

精神整体上无法应付集中营里的现实。作为用来处理别人交给我们的任务的工具,它失职了。不过,我要指出十分关键的一点,只有依靠精神才能实现精神的自我扬弃,这点并非无足轻重。只要知识分子的肉体没有被彻底摧毁,他就不会丧失精神,不会丧失思考的能力。相反,思想很少休息。几乎在迈出的每一步上,它都会冲向自身不可逾越的界限,实现自我的扬弃。思想传统的概念体系的轮轴断裂了。美,那是幻象。知识,似乎是概念游戏。死亡隐藏起来,不可辨认。

首先是一些否定。如果把智慧理解为关于世界的实证知识的话,我们在集中营里没有变得更智慧。我们在那里认识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在外面不能认识到的,没有什么成了我们实践上的路标。我们在集中营里也没有变得更“深刻”,只要那致命的深刻一般是一个可以确定的精神维度的话。此外,我们在奥斯维辛也没有变得更好、更人性、更友善,道德上也没有更成熟,我想这些也不言自明。人们注视着一个没有人性的人的所作所为,但对天生的人性尊严的所有想象都没有受到质疑。我们一丝不挂、一无所有、内心空洞、困惑无助地从集中营里走出来。——这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们又学会了拥有自由时的日常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说起这些日常语言还感到不适,不相信它们的有效性。

[奥]让·埃默里《罪与罚的彼岸》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然而对于我们——我说的是在信仰上自由、不牵涉任何政治教条的知识分子——集中营里的日子在精神上也不是毫无价值的。我们确认了一件不可动摇的事实:最宽广尺度上的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游戏,我们——更准确地说,进集中营前的我们——除了是游戏之人外不是任何别的东西。由此我们脱去了某些自负,一些形而上学的自大,也是一些幼稚的精神愉悦、一些虚构的生活意义。萨特在《词语》(Les Mots)中写到他花了三十年时间去摆脱传统的哲学唯心论。在我们这儿,我保证,快得多。对大多数人来说几周就足以去除哲学仓库里那些概念的魔力,而其他那些可能极有天赋,更为明锐的精灵为此要花上一辈子。

所以我敢说,我们虽然没有更智慧、更深刻,但更明智地离开了奥斯维辛。“深刻从未揭示这个世界,明智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深。”阿瑟·史尼兹勒这样说过:为了获取这种明智,没有什么地方比在集中营,比在奥斯维辛更容易做到。如果允许我再做引用的话,我会再引一位奥地利人卡尔·克劳斯的一句话,他在第三帝国初期说过:“当那个世界醒来时,词语在消逝。”他自然是作为这些形而上学的“词语”的捍卫者来说这些话的。我们这些以前的集中营囚犯把这句话借过来,却是带着对这些“词语”的怀疑加以复述。在一种现实提出自己全权要求的地方,词语死去,翛然无声。于我们而言,它早就死去。我们也从未觉得,必须对它的诀别表示遗憾。

*本文摘自《罪与罚的彼岸》第一篇“精神的界限”

《单读》2020 全年订阅计划

2020 年即将到来,希望你们继续和《单读》做朋友,在宽阔的世界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上一篇 2023年05月30 12:59
下一篇 2022年12月05 04:07

相关推荐

  •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藏书馆APP|100万册经典图书免费借阅你想看的都在这里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1923—1985),意大利新闻工作者,短篇小说家,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

    2022年12月18 270
  • 靖多少笔画,男女姓名差几画的含义

    父母们在给宝宝取名的时候,总是希望把各种好的东西往宝宝身上堆,有些父母希望宝宝更加的有文采,就是想要取一个新潮超好听内涵宝宝名字,这样的新生儿名字才更有吸引力!当然这种愿意和期望应用到名字当中是非常不

    2023年03月15 278
  • 恬字为什么是凶,恬为什么不能用于人名

    011曾【似曾相识】sìcéngxiāngshí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曾经沧海】céngjīngcān

    2023年04月23 287
  • [日]大前研一《专业主义》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新时代10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

    2022年12月18 214
  • 梅字繁体字多少画,梅的繁体字怎么写图片

    一、文字演变二、姓氏读音拼音:méi注音:ㄇㄟˊ繁体字:楳、槑旧繁体字/异体字:汉字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木简体部首:木梅的部首笔画:4总笔画:11梅字未简化,无繁体,还是原字。说明:繁体字一词的出现

    2023年03月27 271
  • 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张悦然,你带来了我的忧伤,1982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当代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4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

    2022年12月07 260
  • 青岛话怎么说,正宗青岛方言

    谈到创作契机丁盛华说,“这首曲子目前在网络上非常的火爆,我个人觉得不只是洗脑的旋律更多是戳中很多人对家乡的情感与心底的归属感,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旅人,通过这种一种形式来推荐我们新区的特色,正宗青岛方

    2023年05月18 251
  • 清代官服为什么吓人,女生穿汉服的禁忌

    友情提醒:本文含有大量可怕照片这是为什么呢,一来僵尸源于明清,那么穿上之前朝代的衣服不合理,虽然是电影艺术但也要符合历史才好。既然是源于明清,那为何不见有明代的衣服或官服出现,我想是这一切也为了艺术效

    2023年04月13 267
  • [日]山崎丰子《女系家族》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很多,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短篇小说《小气鬼》,书中每个短篇的主人公,有可能是你身边某个人的缩影。1、写出《小气鬼》的她,可谓“日本的巴尔扎克”

    2022年12月18 272
  • [德]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1997年,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每个人投票选出5本20世纪出版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最终共有978本社会学著作上榜,其中有100本著作被4位以上的人提到。被提到最多的著作是韦伯的《经济

    2022年12月18 232
  • 景物描写片段,景物描写片段50字

    景物描写片段50字,⭐️小贴士:可以把以下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掉,换成符合考场作文上主题的词语。很多句子都可以在平时的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型及语法填空中去积累。以下句子真的很加分!!!!!!1.Gui

    2022年12月09 297
  •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编著《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强盗·女孩·花》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永远好奇,不怕未知,对所有可能性满怀期待让童话为你留住这一切◎编辑推荐世界文学大师卡尔维诺潜心编著,众多国际大奖插画师倾情绘制让孩子沉浸在意大利明朗欢快的民间故事艺术中由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编著,具有深厚

    2022年12月18 234
  • 爱情古语,美好的爱情古语

    有关爱情的经典名言1.爱,最需要的是舒坦。如果感觉自由、舒服、安心,你就爱对了;如果感觉处处被掣肘、受控制、没了自我,就该考虑调整了。爱,是互相依靠,相互温暖,相伴鼓励走向未知的未来。2.相爱时,我们

    2022年12月09 27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