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1771天关于作者本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赵运涛。作者就“中国符号”这个课题搜集查证了大量资料,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百多种符号,并配了300多张彩图。关于本书恩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1771天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赵运涛。作者就“中国符号”这个课题搜集查证了大量资料,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百多种符号, 并配了300多张彩图。

关于本书

恩斯特·卡西尔被誉为“符号美学的先锋”,开创了文化符号学体系。《人论》是卡西尔晚年在美国用英文对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一书所作的简述,因而也被称为后者的提要,是卡西尔诸多著作中“译文最多、流传最广、影响甚大”的一本书。

本书提到,演化是符号的重要特征,符号的演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错讹”,人们有意无意地造成一些错误;一种是“错位”,一些符号在神圣化、世俗化、本土化过程中发生的演化。符号的使用场景主要有四类:纳福求吉、辟邪禳灾、彰显地位与权力,以及生存与繁衍。

核心内容

德国哲学家,《符号形式的哲学》是卡西尔在文化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

第一、第二部分,分别解释“错讹”和“错位”在符号生成、演化中怎么发挥作用。第三部分,看符号使用的四大场景,不同场景反映了符号的什么特点。

前言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事实上,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复杂系统。有的符号是可见的,比如文字,人类通过文字记录思想;比如旗帜,恩斯特·卡西尔,人们围绕国旗结成共同体。有的符号是不可见的,比如节日,附着着深厚的历史传统;比如传说中神灵,凝结了人们对某种规则的想象。一个符号的生成发展,背后必然有强大复杂的文化做支撑。只有读懂了符号,我们才能理解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以及脚下这片土地。

不过,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丰富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图,而是作者在介绍这些符号时,对符号形成过程、实际功用的分析。其实,理解符号并不是要记住符号背后的故事,而是要把握符号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原理。

下面,我们分三部分介绍本书最出彩的几项内容。第一、第二部分,分别解释“错讹”和“错位”在符号生成、演化中怎么发挥作用。第三部分,我们看符号使用的四大场景,不同场景反映了符号的什么特点?

卡西尔一生著述繁富,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在他三卷本的《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人论》一书正是他晚年。

第一部分

我们先看,“错讹”怎么影响符号的生成和发展。

“错讹”,顾名思义就是符号在形成过程出现了错误,背离了原来的情况。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G870NK4yjx2zMcT4gCL4Q 提取码: gr63 书名:符号形式的哲学 作者:[德] 恩斯特·卡西尔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7-7-1 内容简介:卡西尔属于异常多产。

有的“错讹”是积非成是,也就是说,最初人们不知道出错了,结果文化符号以错误形态延续下去。

“八仙”中还有一位是倒骑毛驴的“张果老”,他的名字也有错讹。所谓的“张果老”本名张果。他是史书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生活在唐朝。由于张果年纪很大,人们就在他的名字后加了一个“老”字,用来表示尊敬,结果有人误以为“张果老”就是他的本名。

你想,连人名这种最基础的信息都有错讹,更别说与人物有关的故事了。我们都熟悉一句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本书作者经考证得出,这也是讹传。“狗咬吕洞宾”,并不是真有一只狗去咬吕洞宾,“苟杳”是个人名,“苟”是姓,“苟且”的“苟”;“杳”是名,“杳无音信”的“杳”。相传,苟杳和吕洞宾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都为对方做了一件好事,但没有声张,结果互相误解,以为对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后来真相大白,双方重归于好。本来是一场美好的误会,结果以讹传讹,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像这样不经意搞错,然后将错就错的案例有很多,不过,大多数符号在形成演化时出现的“错讹”,其实是人们有意为之的。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动植物被当作吉祥符号,这些符号的吉祥寓意,大多是依靠联想思维而故意形成的“错讹”效果。比如蝙蝠,在西方文化中,蝙蝠与黑暗、神秘、恐怖有关。而在中国古代,由于蝙蝠的“蝠”与“福”同音,所以“蝙蝠”成为一种吉祥符号。蝙蝠常和其它符号搭配,组合出更丰富的寓意,比如五只蝙蝠中间捧一个“寿”字,就是“五福捧寿”;把多只蝙蝠和寿桃放在一起,称为“多福多寿”;把蝙蝠、梅花鹿、寿桃、喜鹊组合在一起,就是“福禄寿喜”;把蝙蝠、寿桃和象征多子的石榴、莲子组合起来,这是“福寿三多”。

在符号的形成演化中,“错讹”的使用,不仅是为了图个吉利,或寻找精神偶像,有的时候也是为了规避麻烦。作者举了“观音菩萨”的例子,“观音菩萨”最初的名称是“观世音菩萨”,但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便有了“观音菩萨”的叫法。

通过“错讹”的方法规避麻烦,不只体现在人物名称上,也体现在民间的风俗中。就拿清明节来说,今天清明节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扫墓祭祖。但最初,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只跟农业生产有关。清明跟扫墓联系起来,是古人妥协的结果。

先秦时期,扫墓祭祖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三。到晋朝,寒食节变得非常流行。我们知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后来,晋朝的统治者觉得晋朝和春秋的晋国存在精神渊源,于是极力抬高寒食节的地位。又因为晋朝号称以孝治天下,恰好寒食节纪念的介子推不仅是忠臣,还是孝子,所以,晋朝统治者逐渐引导人们把扫墓祭祖、怀念先人的习俗从三月三转移到寒食节。这个改动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麻烦。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但唐宋时期的祭祀要烧纸钱。于是,人们做了妥协,把祭祖活动又后移到时间紧随寒食节的清明。明代以后,扫墓祭祖正式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第二部分

说完“错讹”,我们再看符号生成演化的第二种方式“错位”。作者认为,“错位”可以看作是一种高级的“错讹”。

但仔细比对,“错位”跟“错讹”有很大不同。“错位”其实是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中讲的。符号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推进,地域的扩展,符号原本的含义会无法满足当下需要,这时,符号就要因时而变、入乡随俗。这便是符号“错位”出现的背景。

归纳一下书中内容,“错位”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条是自下而上的“神圣化”,第二条是自上而下的“世俗化”,第三条是由外向内的“本土化”。

说到符号的“神圣化”,有个很经典的例子,这就是孔子的神化史。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但在中国文化中,孔子的地位可不是教育家、思想家这两个词能概括的。孔子能获得那么高的地位,既有弟子们极力神化的功劳,也是帝王为稳固统治而不断推崇的结果。具体原因这里不讨论,我们重点看孔子神圣化的过程,试着从孔子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古人神化某个人物的惯用套路。

孔子一路封神最直观的体现,是他的头衔。作者提到,孔子在汉代被追称为“褒成宣尼公”,孔子享有贵族的最高爵号“公”。宋代,孔子被尊称为“玄圣文宣王”,孔子竟然获得“王”的尊号。明代统治者继续拔高孔子,手段是给孔子的封号加最高级限定词,比如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统治者给孔子加了更多的修饰,孔子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除了加头衔,神化孔子的另一大手段是给他编故事,比如汉代的人们认为,孔子五百年前已经把治理国家的奥秘全部藏在《春秋》和《孝经》里了。东汉时期,有学者直接提出,孔子可以预测未来。到后来,预测未来这项能力显得太单薄了,于是人们给他编造了很多怪力乱神的故事,比如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提到,孔子具有识破妖怪伪装的能力。元明时期的连环画《圣迹图》说孔子是水精之子,你看,最后孔子他老人家竟然成妖怪了。

只是编故事,还不够带劲,古代圣贤或神灵要接受祭拜,所以,人们又从孔子的相貌上做文章。今天的人,喜欢把自己最美的样貌展现出来,古人的路数很特别,喜欢走个性风,越独特说明他越了不起。最初,人们只是把道教、佛教的一些元素加在孔子身上,比如很多孔子像,孔子的姿势是盘坐的,有时会摆出拈花的手势。到宋代,民间有了孔子“七陋”的说法,人们认为孔子的相貌有七种丑陋,比如鼻孔朝天,两颗大龅牙什么的。到明代,“七陋”以外又加了“四十九表”,把怪异的样貌细节化,来体现孔子超凡脱俗的“圣人异相”。

把圣人的相貌绘制出来或雕塑出来,是要用来供奉、祭拜的。孔子成为中国古人全民崇拜的对象,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孔子的多重身份,皇家的大成殿有如同帝王的孔子像,学者心目中有如同夫子的孔子像,民间有儒释道合流如同神仙的孔子像。总之,生活在古代,总有一款孔子适合你。

除了像孔子这样自下而上的造神以外,符号的“错位”还有自上而下的世俗化路径。

仔细看“王母娘娘”这个名称,你可能会觉得不太对劲,她不像玉帝的配偶,更像玉帝的母亲。作者解释,玉帝和王母来自两个不同的系统,玉帝跟道教有关,而王母出自上古神话,两人本没关系,那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我们中国古人很可爱,喜欢成双成对,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天界,也是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想象的。玉帝虽然是三界主宰,也应该有老婆,就像人间皇帝一样,得有个主理后宫的皇后。于是,人们查阅各处传说,选来选去,西王母好像是最出色的女神仙。宋元以后,话本小说流行,神仙故事是重要题材。因此,玉帝和王母硬生生被拉在一起,变成了两口子。

你有没有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世俗化方向的错位,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管这个符号最初是来自复杂的哲学,还是古老的典籍,都需要满足普通民众的基本想象,而且,这个想象的逻辑得简单易懂。

我们再简单聊一位神,这位神在中国民间人气极高,他就是“土地神”,男性老者形象,慈眉善目,平易近人。不过,按照中国哲学中的阴阳理论,天为阳,地为阴,天公对地母,为什么土地神是男性呢?

说完符号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我们再看“从外向内”的演化,也就是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如何本土化?

我们拿“龙王”的例子来说。“龙王”这个名称听起来,好像是“龙中之王”的意思,尤其是受《西游记》的影响,四海龙王好像是龙族的四大家长。其实“龙王”跟我们想象中腾云驾雾的“龙”不是一回事。龙是中国本土的,而龙王来自印度。

先说龙。龙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祥瑞之一。考古发现,上古时期,北到辽宁阜新,南到江浙地区,中国多地都出现有关龙的崇拜。关于“龙”是怎么起源的,学界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龙这种符号是不同部族图腾融合的结果。

而“龙王”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的形象,在印度它叫那伽(Naga),是一种人首蛇身的精怪,中文翻译为龙或龙王。在佛经中,龙王常常妨碍佛祖、佛教徒传播佛法,这时,佛教徒要么赶走龙王,要么把它们收服为护法。护法共有八部众,第一是天,第二是龙王,这八部众便统称为“天龙八部”。你看,佛教中的“龙王”,无论是外形特征,善恶形象,社会地位跟中国本土的“龙”差别非常大。

不过,“龙王”这个符号传入中国后,就入乡随俗了。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我们从中挑选三个。这三个例子都出自明代小说《西游记》。

第一个例子是悟空寻宝。孙悟空学得一身武艺后前往东海龙宫讨要兵器。龙宫多宝这个概念就来自印度,在印度神话里,龙王那伽有宫殿,守护着众多财宝。不过,龙住在水里,这是中国的观念。

最后再看一个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例子。红孩儿善吐三昧真火,孙悟空便求龙王降雨助阵。中国文化中,龙住在水里,但龙有降雨的本领,这是佛教的说法。另外,你是否记得,《西游记》里龙王最终拒绝了孙悟空的请求。因为龙王虽然能降雨,但需要获得上级指示后才敢办事,而且得叫来雷公、电母、风伯、云童组团干活。这也是龙王本土化的结果。农业在传统中国社会极端重要,对于农民,雨下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所以,中国人对龙王的权限进行了规范,龙王有降雨的能力,却没有下雨的决定权。

符号本土化的案例,作者还列举了很多,比如“狮子”错位为“石狮子”也是一个代表。你有没有发现,古代建筑门口的石狮子,跟我们在动物园见到的狮子是不一样的。石狮子的造型有几处显而易见的失真,首先是嘴非常大,其次鼻子很夸张,同时尾巴很短。这是因为,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的动物,史书记载,东汉时期,西域国家开始向中国进贡狮子。狮子进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文化,进入神兽行列,内涵变化的同时,形象也相应错位。中国工匠在雕刻石狮子的时候,会特意融入龙、虎、麒麟、饕餮等瑞兽的特征,这才有了石狮子现在的形象。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了符号生成演化过程中的两大方式“错讹”和“错位”。回过头来想一个问题,符号到底有什么具体用处,人们愿意持续推动它演化呢?

第三部分

符号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纳福求吉。

例子非常多,我们从书中挑选一个比较特别的。“福禄寿”三星高照图是过年时常见的年画,“福”指有福气,事事顺心;“禄”指俸禄,官运亨通;“寿”指寿命,活得够长。但仔细想,“福”其实包含“禄”与“寿”,为什么不用“福”指代所有好事,或者只提“禄”“寿”呢?

书中提到多个解释,比如福星、禄星、寿星起源不同,中国人很注重“三”这个数字。但有个解释很有意思,古人在“有福气”的众多内涵中,可能格外重视升官发财以及健康长寿,所以特意把禄和寿单拎出来。你看,中国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凸出要点和细节,或许比分类得当、逻辑顺滑更重要。

有纳福,就有消灾。我们再看,符号纳福求吉这个功能的对应面,辟邪禳灾。

16卡西尔=恩斯特·卡西尔=卡西勤 符号形式哲学 名著《人论》!!!17伽达默尔 !!! 节日 18马尔库塞 !!! 法兰克福学派 19华特.班雅明=本杰明=本雅明=沃尔特·本杰明 Walter Benjamin !!! 文化/艺术作品 20费尔巴哈!!!21。

以前,人们出门做事前有个习惯,要翻黄历。作者提到,“黄历”的“黄”,严格来说,不应该写作黄色的“黄”,而应该是皇帝的“皇”。在古代,历法是统治秩序的象征,研究天文历法的权力是被垄断的。官方会根据历法排列年、月、节气,制作成书供百姓查阅,这就是历书。前一年年底,朝廷会选定日期,颁布下一年的历书。比如,清代在每年十月初一颁布下一年的历书。显然,原本的皇历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跟选日子没关系。

在古代,择日有专门的书,比如有专门讲祭祀吉凶的《祭历》,讲丧葬吉凶的《葬历》,甚至洗澡前都要翻翻《沐书》。随着皇历越来越流行,人们才逐渐把选日子的文字内容附进去,这才有了后来的黄历,也就从皇帝的皇,变成了黄色的黄。

黄历依据什么判断吉凶呢?作者提到多种方法。比如天干地支计算法,通过把五行和天干地支排列组合,得出一套相生相克的信息来判断吉凶。再比如依据星宿来判断吉凶,古人认为,天上二十八宿中一半是吉星,一半是凶星,如果遇上吉星高照,那今天必然大吉大利。

[德国]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里,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贾母是这样解释的:“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你看,古人会把各种事情归因于星宿。

其实,我们可以做个猜测,古人讲吉凶,或许是要提醒人们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行事。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以前很多事情无法解释,所以,古人希望从吉凶理论中获得确定性和安顿感。吉凶理论算得上是古代文化的糟粕,作者给了个说法,由于老百姓养成了出门看日子的习惯,许多商贩便看准时机推波助澜,说自己有某仙人、某大师秘传,通过这种方式挖掘潜在利益,加剧了吉凶理论的糟粕化。

说完纳福和消灾,我们一起看符号的第三大应用场景,彰显地位与权力。

龙这种符号,不只在现实政治中被反复使用,小说家也喜欢用这个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三国演义》中很多处提到龙。有的地方用得比较浅,比如写董卓要当皇帝了,说他梦见龙。有的地方藏得比较深,比如刘备得了荆州后,小说作者借曹操之口说:“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你看,刘备从“困龙”到“飞龙”,小说作者隐晦地表达了对刘备的支持,而在后文中,曹魏逐渐被司马氏控制,这是“飞龙”到“困龙”,也是在对比呈现同样的价值观。

符号还有第四大应用场景,生存与繁衍。

中国人喜欢石榴、莲子,崇拜生殖能力强的金蟾、玉兔正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不重复举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的,很多符号往往承担多重功能。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石狮子”这个符号。作者对它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石狮子几乎涵盖了所有功能。首先,它是镇宅护院的神兽,能辟邪;其次,石狮子还能预测吉凶,古人认为,洪水、地震发生前,石狮子的眼睛会发红。另外,石狮子跟古人生存与繁衍这个主题密切相关,它会出现在中药店柜台上,人们认为石狮子通药性;它会出现在店铺门口,人们认为石狮子能招财进宝。最后,石狮子一直都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宫殿、王府、衙门、富商的门口可以摆放石狮子。摆放什么规格的石狮子也是有讲究的,故宫里的石狮子头上有四十五个卷毛疙瘩,象征九五之尊。据说一品王公大臣府邸门口的石狮子是十三个卷毛疙瘩,这样的石狮子又被称为“十三太保”,品级每低一级,就少一个卷。

结语

符号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诸多符号。了解了这些符号,也就了解了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文化对今日之影响。

演化是符号的一大特征,或是“错讹”,或是“错位”,符号从产生开始便在不断演化。但这种所谓的“不断演变”,并不是说一刻不停,符号会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它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就会体现出长期性和稳定性。也正因为这样,不同符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有的符号快速出现,快速消失,比如许多网络用语;有的符号尽管是上千年前形成的,但至今依然被我们认同。这些被我们认同的符号,会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把它叫作“文化”。

本书作者赵运涛的博士指导老师李山教授提到,中华民族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只要你接受了中华文化,就融入了中华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感召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一直没有断绝。无论谁来了,都会为其折服,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撰稿:裴鹏程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上一篇 2022年12月08 20:33
下一篇 2022年12月07 21:55

相关推荐

  • ScottO'Dell《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儿童文学的经典,是指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关于什么是经典,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如

    2022年12月16 269
  • [日]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爱的饥渴》人对爱有极致渴望,假如这种爱能够缓慢的,慢慢的进行,那一切都便是正常,可当这种渴望被压迫,会变得扭曲,变得极端。全书以悦子的视角,刻画了一个不伦不乱且极端的追求爱的女人。这个女人身上渴望的

    2022年12月18 276
  • studiowork《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从「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浅谈佛教与中国艺术的关系及中国书画时代的分野FromNYFuntiqueExhibitiontodiscussBuddhismanddifferentstagesofChi

    2022年12月16 224
  • 今年是佛历多少年,2023年的佛历对照日

    2023年的佛历对照日,中新社香港5月8日电香港佛教联合会5月8日下午在线上举行“庆祝佛历二五六六年(2022)佛诞节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吉祥大会–浴佛大典”。香港特区政府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在录

    2023年03月27 211
  •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董晨宇两位宝藏传播学研究学者。为你整理好了这份传播学书单!作为“宇宙最卷”专业。传播学读什么?怎么读?这份传播学的“基本路线图

    2022年12月06 213
  • 马良《上海寓言》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三年级三上必读书目:1.童话必读《安徒生童话》(统编教材推荐)2.《柳林风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3.《森林报》(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明天出版社三上推荐书目:1.《稻草人》(统编

    2022年12月13 255
  • [匈]哲尔吉·康拉德《客居己乡》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第一财经精选去年出版的19本人文历史图书,希望其中的某一本可以陪伴你,度过这个适合留在家中的假期。《病毒星球》[美]卡尔·齐默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9年4月版病毒,顾名思义,当然是引起我们

    2022年12月17 237
  • 元旦短信祝福,元旦经典祝福语

    元旦经典祝福语,2022年元旦节要到了,告别2021迎接2022,很多网友都会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跟心爱的人或者朋友一起跨年,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2022元旦跨年祝福语句子,祝大家2022年心想事成,

    2022年12月12 277
  • 科学名言,关于科学的名言警句

    1.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式,一种是生活不存在奇迹,另一种则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2.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关于科学的名言警句,3.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

    2022年12月07 275
  • [新]陈一鸣《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上一节写完,其实已经把《成功EQ密码》这本书中的主体内容介绍完了。大家前后对照就可以体会出来,在《情商3》中给出了情商技能的完整框架和神经科学的相应解释,而在《成功EQ密码》一书则按基本相同的框架结构

    2022年12月18 234
  • 阳繁体字多少画,康熙字典阳字繁体多少画

    陽(2-032-A2)|硬笔练行楷,学书圣,临经典|每日精进用55周将《圣教序》完整过一遍,详情点击,。书圣王羲之以行书和草书成圣,行书以《兰亭序》最为著名,康熙字典阳字繁体多少画,初学者从《圣教序》

    2023年03月23 222
  • [日]山田宗树《代体》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人间失格》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两部作品,一般都是同时出现,松子或许就是女版叶臧。之前写过《人间失格》的读书分享,给过一个忠告:情绪低落的时候不要读这本书,这次也是同样的忠告。这本书是以松子的侄

    2022年12月18 208
  • 孙频《疼》作品简介与读书感悟

    没看过孙频的《疼》不知道那些故事有多痛,但这《盐》我能确定必然是伤口上撒下去的那一把。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孙频的文字,却在第一时间陷身其中。孙频的小说太残酷,写尽了人世间的悲哀,让人有一种溺水般缺氧的眩晕

    2022年12月07 274
关注微信